200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首都 進行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頒獎。 他們是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榮獲。
1970年,肖萬發表重要論文,闡明瞭烯烴複分解反應的反應機制,這一機制解釋了此前有關烯烴複分解反應的各種問題。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後來在實驗中為這種機制提供了有力證據,同時開發出實用有效的新型反應催化劑。這些發現為合成有機分子開闢了全新途徑。
200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首都 進行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頒獎。 他們是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榮獲。
1970年,肖萬發表重要論文,闡明瞭烯烴複分解反應的反應機制,這一機制解釋了此前有關烯烴複分解反應的各種問題。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後來在實驗中為這種機制提供了有力證據,同時開發出實用有效的新型反應催化劑。這些發現為合成有機分子開闢了全新途徑。
諾貝爾各項獎項的頒佈吸引了世界無數的目光,而在10月9日向世界公佈了諾貝爾化學獎,而這其中也創造了一項紀錄,那就是在今年獲獎者當中約翰·B·古迪納夫以97歲高齡打破諾貝爾獲獎最高齡紀錄,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2019諾貝爾化學獎吧!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17:45,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裔美國科學家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與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同獲得此獎,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貢獻;三人均分900萬克朗獎金。
約翰·B·古迪納夫,美國固體物理學家,是二次電池產業的重要學者。他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
M·斯坦利·威廷漢,化學教授,且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任;
吉野彰,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
三位得主均享有鋰電池之父的美譽。在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索尼在1991年製出全球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十幾年間徹底改變了消費電子行業,近年來也應用新能源汽車上。
鋰電池分為兩種:一種是鋰金屬電池,1912年最早由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Gilbert N. Lewis)提出並研究。另一種鋰離子電池,最早在70年代由惠廷厄姆提出並研究。今天通常所說的鋰電池,基本均為鋰離子電池,今年三位諾獎得主的貢獻也均在這個領域。
97歲高齡打破諾貝爾最高齡獲獎紀錄
2018年10月2日,96歲的物理學家阿瑟·阿什金和另外兩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獲獎時年齡最長的諾貝爾獎得主。現在這個記錄被今年的獲獎者約翰·B·古迪納夫打破,97歲高齡創造了諾獎得主的最高齡紀錄。
1、諾貝爾化學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項獎金之一。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2、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來自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
3、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鉅額財富。
今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