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0年小麥收割時間

2020年小麥收割時間

  1、小麥一般分冬小麥和春小麥,而且小麥不同品種生育期是不一致的,有早熟和晚熟品種,而且和種植時間是有關係的。

  2、正常來講,華北地區種植冬小麥,大致在五六月份收割。像內蒙,東北種的就是春小麥,像內蒙有些地區是根據地溫和土壤溼度結合起來確定播種時期,要趕在霜前必須完成收割,一般七八月收割。

202x年小麥收割時間

  小麥是我國的一種主要糧食作物,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大面積種植,2022年的小麥轉眼就快到了收割的時間了,即將成熟的小麥也將迎來豐收。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2022年小麥收割時間,2022年小麥收割情況。

  2022年小麥收割時間

  1、四川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4月20日~5月25日

  西昌市區域:5月中下旬

  成都附近區域:5月中下旬

  成都以北區域:5月中下旬

  2、陝西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5月22日~6月15日

  漢中地區:5月22日~5月底

  關中地區:6月6日~6月15日

  3、湖北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5月8日~5月底

  漢中地區:5月22日~5月底

  荊州、仙桃、隨州、孝感、荊門地區

  襄陽地區:預測5月31日結束

  4、山東小麥收割時間

  德州慶雲:6月10日左右

  滕州:6月15日左右

  菏澤:6月10日左右

  寧陽:6月2日左右

  聊城:芒種左右開始收割

  5、河北小麥收割時間

  唐山:6月17日左右

  邢臺、保定:6月10日左右

  饒陽:6月15日左右

  6、安徽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5月20日~6月中旬

  安慶地區:約5月28日結束

  馬鞍山地區:約5月31日結束

  蕪湖地區:約6月2日結束

  六安地區:5月23日開始(預測6月5日前結束)

  合肥地區:5月25日開始(預測6月5日前結束)

  蚌埠地區:5月25日開始(預測6月15日前結束)

  阜陽地區:約5月28日開始(預測7天結束)

  7、上海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5月25日~6月5日

  8、江蘇小麥收割時間

  收割時間:5月底~6月中下旬

  蘇州、無錫、常州地區:5月25日開始(預測10天結束)

  南通地區:5月25日開始(預測10天收割結束)

  泰州地區:5月25日開始(預測20天結束)

  南京地區:5月31日開始(預測10天結束)

  鎮江、揚州地區:約6月1日開始(預測7天結束)

  鹽城地區:約6月1日開始(預測10天結束)

  徐州地區:約6月5日開始

  2022年河南小麥收割時間是什麼時候?

  2022年河南小麥收割時間在5月底~6月中旬。由於各地種植條件不同,所以收割時間也會不一樣,以下為2022年河南小麥收割時間表:

  平頂山市、南陽市:5月中旬~5月底(預測10天結束)

  駐馬店市:5月中旬開始(預測10天結束)

  許昌市、漯河市、信陽市:5月中旬開始(預測7天結束)

  焦作市、新鄉市:約6月5號開始(預測7天結束)

  鄭州市:約5月28日開始(預測7天結束)

  開封市:約5月28日開始(預測7天結束)

  周口市:約6月2日開始(預測5天結束)

  商丘市:約5月29日開始(預測14天結束)

  洛陽市:約5月26日開始(預測10天結束)

  濮陽市、安陽市:約6月4日開始(預測7天結束)

   

2020年秋分準確時間幾點幾分 今天秋分具體是什麼時間

  2020年秋分準確時間幾點幾分 今天秋分具體是什麼時間

  2020秋分具體時間:2020年09月22日(星期二 )21:30:32,農曆2020年八月(大)初六。

  秋分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四川盆地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

  秋分以後,四川省雨量明顯減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現;不過,降雨日數卻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陰雨連綿,夜雨率也較高。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名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氣候特色。我省盆地和涼山州秋多綿雨,溼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要搶晴收曬,理墒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秋季陰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關於秋分民俗: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秋分祭月習俗由來已久,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說的古代帝王禮制中的春秋二祭。祭月有節,也就是現在的中秋節。而在最早,先人們祭月,選的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秋分這一日。此時暖溼空氣消退,天空明淨,星朗月明,確實是賞月的最佳時期。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鄭玄也說,“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Yo”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祭日,稱“朝日”,供月,稱‘歲月”。‘歲月禮”就成為供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1531年秋分,晚9點至11點,月明風清,祭祀香菸點燃,明嘉靖皇帝親自在月壇舉行祭祀禮,沿襲兩千多年的秋分夕月儀式有了專門的場所。

  雖然《周禮》中就已經確定了“兩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歷代的時間並不絕對固定(波動主要發生在比較短的王朝),不過,總的來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選擇。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雖在農曆八月,每年日子卻不固定,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秋分當天,天上掛的,並不一定都是滿月。而月亮不滿,賞月就不能盡興,“祭月”之儀,也就無從談起,祭月無月大煞風景。

  所以,後來,先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中秋這一日。


2020大雪節氣是哪天 2020大雪節氣時間幾號幾點

  2020大雪節氣是哪天 2020年大雪節氣時間幾號幾點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0:09:21。   大雪含義:   1、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傳統上為冬季第三個節氣。   即視太陽在黃道上自黃經255°至270°的一段時間(約14.8天),每年12月7日(或8日)開始至12月21日(或22日 ...

2020立秋具體時間幾點到幾點 今年8月7號幾點立秋

  2020年立秋具體時間幾點到幾點 今年8月7號幾點立秋   2020年立秋的具體時間為:2020年8月7日,星期五,9:06:03。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 ...

2020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20處暑準確時間

  2020年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20年處暑準確時間   2020年處暑時間是8月22日23:44:48,星期六,農曆七月初四。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 ...

20208月7日幾點立秋 2020立秋準確時間

  2020年8月7日幾點立秋2020年立秋準確時間   2020年8月7日9:06:03立秋。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白露生: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由於白天日照 ...

2020三伏天詳細時間圖表

  2020年三伏天詳細時間圖表   2020三伏天時間:7月16日——8月24日。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   末伏:公曆202 ...

2020三伏天具體時間 2020三伏天是什麼日期

  2020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20年三伏天是什麼日期   2020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至8月24日結束,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 ...

今年入伏時間 2020夏季入伏時間

  今年入伏時間 2020年夏季入伏時間   2020入伏時間:7月16日。   入伏意思是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裡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