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1年末伏是幾月幾號+2021末伏是什麼時間

2021年末伏是幾月幾號 2021末伏是什麼時間

  2021年末伏是幾月幾號

  2021年8月10日進入末伏,到8月19日出伏,這一天是末伏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一過就代表著最熱的三伏天已經過去,天氣會慢慢變涼,迎來秋季。

  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

  2021末伏是什麼時間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末伏第1天:2021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1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1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1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1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1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1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1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1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1年8月19日

  末伏是什麼意思

  1、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最後的一伏。

  2、通常也指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

  3、也作終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為止。

  三伏貼—成人、兒童都適用

  採用中藥穴位貼敷手段,使之通經走絡、拔病外出,達到治療和預防唿吸道疾病之功效。療效確切,時間性強,成人、兒童皆適用。該方法無痛苦,簡便易行,開展幾年來深受患者歡迎。

  適應人群主要有:唿吸系統人群、婦科類人群、骨科類人群、亞健康人群、胃腸消化道類人群等。

  不適宜貼敷的情況

  1、肺炎急性期,高熱、體溫超過38.5℃以上者。

  2、特殊體質及皮膚病患者,或貼敷取穴部位皮膚有破損者。

  3、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曾患接觸性皮炎者。

  貼敷注意事項

  1、貼敷後皮膚有明顯色素沉著為正常反應。

  2、皮膚無反應並不影響療效,患者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

  3、一般小兒0.5——2小時,成人2——4小時。敷藥處皮膚髮紅即可取下藥膏。貼敷當日禁食生冷寒涼辛辣之物,要用溫水洗澡,忌入冷室。

頭伏二伏三伏是幾月幾號2021 頭伏二伏三伏各幾天

  頭伏二伏三伏是幾月幾號2021 頭伏二伏三伏各幾天

  2021年三伏天從7月11日開始,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

  頭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二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三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計算方法: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地支的數字是12個,“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初伏二伏三伏哪個最熱?

  三伏中以二伏(中伏)最熱。俗話說熱在中伏,2021年中伏從7月21日開始,總共20天。在這個三伏的30天裡,一般來說,中伏的10天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溼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彷彿置身於一個大蒸籠。

  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三伏天習俗: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雲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伏天吃麵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魏式春秋》上雲:“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麼又為什麼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麵呢?南朝時有書論述是:“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後,氣候已比中伏涼了一些,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了。在三伏天時多愛烙脂油餅、大荷葉餅,再煮鍋綠豆粥,攤上幾個雞蛋,買點醬豬頭肉,拌個蒜茄泥,拌個涼粉或撥魚,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裡不錯的清爽美味。

2021頭伏是幾號開始 幾月幾號進入頭伏第一天

  2021頭伏是幾號開始

  2021年7月11日開始頭伏。

  初伏,意思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 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頭伏”。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這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是真正暑天的開始百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季節,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中伏天數的多少視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為10天。

  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伏天飲食:

  頭伏食物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麵條、烙餅的食俗。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雲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在吐魯番一個唐代古墓裡出土的木碗中就發現了十多個餃子,其形狀跟餃子一模一樣。到清代時吃餃子稱為煮餑餑,《燕京歲時記》上雲:“每屆初一,無論貧富人家皆以白麵做角食,謂雲煮餑餑。”以上可見老北京人吃餃子歷史之悠久。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麵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製成的藕餡餃子。小時候家裡還喜歡製作瓜餡的鍋貼餃子。

  鍋貼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六十多年前,那時我家人口多,每到夏天就在小四合院中用磚壘搭個小土鍋灶,灶下點燃著劈柴,灶上放著個大鐺,母親在鐺上抹層油後,把包好的餃子碼滿大鐺,蓋上個蓋兒,先用旺火再用微火,只十幾分鍾就烙熟一鍋,將那餃子蘸些醋一吃,那黃焦酥香的鍋貼可真饞人呀!當年在院中幫助擦瓜絲吃鍋貼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如今高低檔的餃子品種多彩多樣,頭伏之時,如不願動手自制,還可以去買各種冰餃或去餃子館吃,當然,那味道是不如自家的吃得香爽有味啦。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熱之時,老北京的主婦們都愛在此時製作簡捷又順口的麵條做主食,所以稱“二伏面”。

  古時把麵條叫“湯餅”和“不託”。在張岱寫的《夜航船》一書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託”之語,麵條就是由湯餅逐漸為面片湯後發展而成。

  古時做麵湯時,用一隻手託著和好的面,另一隻手往鍋裡撕片,形成“片兒湯”,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這種制湯麵方法類似山西刀削麵。到了晉代人們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麵杖和刀,不再用手託著做了,所以此時麵條也叫“不託”。北宋時期已製作成長條面,稱為“索麵”,待到明清時麵條的品種花樣更多。解放前後製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機器切面和掛麵以及白麵玉米麵兩樣麵條等多種。

  伏天吃麵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魏式春秋》上雲:“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麼又為什麼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麵呢?南朝時有書論述是:“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因古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到了六月就應該辟惡,而“以熱制熱”法一向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生良方。另外二伏時正值夏收剛結束小麥豐收之際,人們素有“嚐鮮兒”的習慣,用新小麥做成湯麵吃上兩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嚐鮮又驅瘟疫邪氣,這就是二伏時吃麵的原因吧!

  老北京人二伏時不但愛吃過涼水的豬肉炸醬麵、小碗幹炸面、麻醬麵,還喜吃配上花椒油、黃瓜絲、小蘿蔔絲、青豆、青蒜末等菜碼兒的鍋裡挑的熱炸醬麵、麻醬麵。那時還常吃肉片雞蛋黃花木耳勾芡的打滷麵,還有如今鮮為人知的“葷油醃湯麵”和“羊肉氽面”。

  所謂葷油即熬製好的豬油,醃湯是將頭年醃鹹菜剩下

  的湯加花椒大料經火上熬製而成,此葷油醃湯配些菜碼兒拌食,非常滑潤好吃爽口,那可是舊時伏天的美食呀。

  “羊肉氽面”則始源於宋代,元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一書中就有用羊肉蘑菇等澆面,以胡椒、鹽、醋調汁能補中益氣的記述。老北京人多選羊的胸脯、腿腱子肉加水先燉七八成熟,然後切成丁加入已泡發好的幹蝦米、口蘑、黃花、黑木耳與薑片、花椒鹽、醬油、料酒、味精煮熟,用此氽湯澆面再撒上些香菜、胡椒末、醋,食之清香不膩,補氣補血,食後出一身汗,周身皆舒服。

  三伏天時節老北京人還要吃烙餅攤雞蛋。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後,氣候已比中伏涼了一些,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了。

  餅在古時是穀物、麵粉製成的食品統稱。至唐宋代後,餅才開始成為以麵粉製成的圓形麵食,出現了多種配料帶餡的餅、千層餅、酥油餅、家常餅及薄餅等。

  老北京時街市上到處都有餅鋪,以製作千層餅為主,供應平民百姓買食,持家的主婦們一年四季經常要烙制蔥花油餅、發麵餅、餡合子、脂油渣餅、麻醬糖餅等作為主食。在三伏天時多愛烙脂油餅、大荷葉餅,再煮鍋綠豆粥,攤上幾個雞蛋,買點醬豬頭肉,拌個蒜茄泥,拌個涼粉或撥魚,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裡不錯的清爽美味。

  老北京三伏天的食俗,雖沒大魚大肉,有些清淡素口,但那卻是因時宜人的節令食品,很值得傳承下去,推而廣之。


2021年 頭是哪天開始

  頭伏是幾月幾號2021年   2021頭伏:7月11日-7月20日   伏,標誌著一年裡最熱的時期,俗語說“熱在三伏”。   伏的日期也是按照干支紀日來推算的。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林願介紹,從夏至日算起,第三個天干為“庚”的日子叫初伏(也叫頭伏),過10天逢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也叫二伏),立 ...

20212021是什麼時候

  末伏是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2021年   2021年8月10日進入末伏,到8月19日出伏,這一天是末伏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一過就代表著最熱的三伏天已經過去,天氣會慢慢變涼,迎來秋季。   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 ...

2021 2021年第一是哪一天

  2021一伏是幾月幾號   2021一伏(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具體三伏天時間表: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10天);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2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夏至後第三 ...

2021 什麼時候暑第一天

  暑伏是幾月幾號2021   頭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暑伏 ,又稱“三伏”,是我國舊曆中一年內最熱時期的表達形式。   “伏”可稱“長夏”,“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 ...

2021羊節是 羊節2021年哪天

  2021伏羊節是幾月幾號 伏羊節2021年哪天   2021伏羊節是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一般伏羊節在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不過,每個地方過伏羊節時間不同,具體以當地通知為準。   伏羊節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內涵的徐州民間食俗的基礎上總結創制的節慶。彭祖時代,徐州地區普遍 ...

2021年正月初一是 2021年0212日

  春節除夕都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風水習俗方面都有一定的講究,我們要注意我們自身很多方面的運勢影響,2021年是牛年,命運方面都有著比較穩定的發展,這對於我們來說產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多方面的,過年需要注意風俗習慣,避免不好的運勢影響。      2021年正月初一是幾月幾號?   2021年02月12日,星期五, ...

芒種是 陽曆2021年614日

  去年有一首非常火的歌叫芒種,音律優美,旋律動聽,在短時間成為大家非常熱愛的一首歌,但是這首歌和真正的芒種節氣是沒什麼關係的。2021年的芒種節氣距離現在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對於農耕活動有很重要的意義。   今年芒種節氣具體時間是在2021年6月14日,星期一,農曆四月廿五。   宜:開業、開工、動土、訂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