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平臺關於2022全國初霜凍地圖已經出爐,從往年資料分析,預計西北東北華北等部分地區將迎初霜凍。下面一起來了解。
2022全國初霜凍地圖出爐:西北東北華北等部分地區將迎初霜凍
初霜凍
進入秋分節氣,伴隨降溫,北方的初霜凍範圍也迅速擴充套件蔓延。當夜間氣溫降至0℃以下,露水凝結為霜。從常年初霜凍地圖來看,黑龍江、吉林、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華北北部和東北中北部等地及寧夏、青海東部一帶海拔較高的地方,在此期間均出現初霜凍。進入10月,初霜凍範圍繼續南擴,京津冀等地也可見初霜凍。預計10月下旬,初霜凍線逐漸推進至淮河流域及秦嶺一線。
秋分也被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正是秋收、秋耕和秋種的“三秋”生產期,除了初霜凍,華西秋雨、寒露風、大霧等也都可能會給農業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這些天氣都需重點防範。
秋分節氣黃淮江淮等地加快入秋
常年秋分節氣期間,我國大部進入秋天,秋季版圖達到鼎盛。華北至長江中下游沿線一帶秋高氣爽,東北等地初霜凍、寒露風開始冒頭,西南等地秋雨正當時,長江流域基本都是在秋分節氣完成夏秋的轉換。
據氣象分析師介紹,常年秋分節氣開始時,我國秋季的前沿已跨過淮河,抵達安徽中部、江蘇中部、湖北中部一帶。隨著冷空氣增多,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在波動中逐步下滑,南京(2022年9月25日)、合肥(9月26日)、武漢(9月29日)、重慶(9月28日)、長沙(9月28日)、南昌(10月6日)、杭州(9月30日)、上海(10月2日)等省會級大城市常年入秋的平均日期都集中在秋分時節。
相比常年,今年我國大部地區入秋程序和常年大致相當,不過,東北地區前期受頻繁冷空氣影響,入秋時間較常年偏早了10天左右;北京、天津、石家莊則較常年偏晚一週左右。
北方多地晝夜溫差超10℃
晝夜溫差大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常年秋分時節不僅是季節轉換的重要時期,也是冷空氣趨於頻繁的時候。秋分一到,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會產生一次次的降水過程,氣溫也隨之下降,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寒涼感凸顯。
據氣象分析師表示,北方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是秋分時節的一大氣候特點,尤其是最低氣溫下滑迅猛。資料顯示,秋分節氣期間,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20.8℃,最低氣溫9.1℃,溫差達11.7℃,其中全國平均最低氣溫首次跌至10℃以下。
據氣象平臺推出的常年秋分節氣大城市晝夜溫差排行榜可以看出,上榜的均為北方城市,銀川位列第一,溫差達13℃;其次是瀋陽、呼和浩特、西寧、太原,溫差達12℃以上;哈爾濱、長春、蘭州、天津、北京等地也紛紛上榜,溫差超10℃。秋分時節北方晝夜溫差加大,早晚時段外出涼意顯現,需及時增加衣物謹防感冒。
晝夜溫差大注意什麼?
晝夜溫差大健康知識
一、忌多食
在炎炎夏日之中,人的能量消耗過大,人們總是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很容易的就會導致身體內部的熱量供給不足,而到了秋季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人們的身體對於熱量的需求會大大的增加,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人的飲食會不知不覺的過量,導致身體之中的熱量急速增加,這些熱量在一時之間無法消化完全,就會導致堆積在身體之中變成脂肪,而脂肪多了,就會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二、忌“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我國古代的一種保健方法,民間稱為“薄衣法”。其做法是在夏末秋初之時,慢加衣服以逐漸適應外界的環境,達到鍛鍊抗寒能力的目的。但秋季晝夜溫差大,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不要盲目追求“春捂秋凍”,以免受涼引發疾病。因此,要注意早晚新增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早晚出行可以帶一件長袖衣服,注意保暖,以防生病。
三、忌夜晚開空調
進入秋季,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熱、夜間涼爽。建議大家晚上睡覺時儘量不要使用空調。因為空調滲入骨髓的涼意,容易使人出現身熱頭痛、關節痠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秋季後要注意空調的使用時間,特別是不要在夜晚睡覺的時候整夜開啟。另外,睡覺時也不宜對著門窗,避免受到冷風侵襲而致病。
四、忌貪涼
進入秋季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特別是潰瘍患者更易復發,因此這個時節應格外注意調停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特別注意不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的瓜果。所謂”秋瓜壞肚”的民諺就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因此,專家提醒人們,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