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早的電影裡面,一幅靜止的影象被稱做一"幀",影片裡的畫面是每一秒鐘有24幀,因為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正好符合每秒24幀的標準,所以用多也沒有意義還會浪費電影膠片,增加成本,所以就是24幀。這個每秒24幀就是電影膠片常用的格式,也就是說,拍一秒鐘的電影,那個膠片走24格,人的視覺暫留是0.01秒,人感覺不到移動。
在最早的電影裡面,一幅靜止的影象被稱做一"幀",影片裡的畫面是每一秒鐘有24幀,因為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正好符合每秒24幀的標準,所以用多也沒有意義還會浪費電影膠片,增加成本,所以就是24幀。這個每秒24幀就是電影膠片常用的格式,也就是說,拍一秒鐘的電影,那個膠片走24格,人的視覺暫留是0.01秒,人感覺不到移動。
一秒24幀就是這一秒鐘你看到了24張圖片閃過,你在PR例設定序列的時候就會發現,24幀和60幀的序列在時間軸上的小格子數量是不一樣的,也是一個影片流暢的視覺差別,你可以試著找一個60幀或者120幀的影片,把他修改成20幀,就會發現整體雖然是一樣的,但少了一些畫面。
至於你說的24張圖放在一秒裡很快,因為時間只有一秒當然很快,換個比方就是第一張圖和最後一張圖是開始和結束,整個過程24張圖和60張圖來完成就是區別
在保證網路暢通的情況下,顯示卡和cpu都會影響幀數,掉幀的情況有兩鍾,一種是最常見的也就是顯示卡帶不動遊戲,飛速運轉發熱太大,為了保護顯示卡所以會降低顯示卡的運算速度產生掉幀,第二種則是驅動問題,去找個公版驅動就可以解決,cpu同理;
雖然相比之下顯示卡影響比較大,但也要根據情況說明,顯示卡分為幾種,核顯,獨顯,集顯,雙顯,其中核顯和集顯是一回事兒,還是i為了突出自己高大上才用的新名字,先說最常見的獨顯,獨顯計算是基於視訊記憶體的,顯示卡的效能則大部分取決於晶片框架,位寬和頻率,獨顯不像集顯是和cpu共用記憶體,顯示卡自己有視訊記憶體所以執行時不會影響到cpu,如果您的顯示卡功能不夠強大不足以顯示支援某個畫面和即時演算,那就會出現掉幀,cpu也是如此,如果後臺運作的程式太多騰不出地方給遊戲進行運算那麼在運作時就會大量發熱產生掉幀或者直接宕機或者強制退出的情況。
為什麼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60以上電影每秒24幀畫面才比較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