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5000多年的發展歷程,巴蜀文化淵源

5000多年的發展歷程,巴蜀文化淵源

  巴蜀文化自產生以來,已經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巴蜀文化也衍生了或者間接促進了我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巴蜀文化的淵源吧。

  巴文化、蜀文化源遠流長已有5000餘年發展歷程,在中國上古三大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齊魯文化、三晉文化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構成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巴蜀大地是中華民族的又一搖籃,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從秦漢到近、現代巴、蜀產生了司馬相如、揚雄、陳子昂、李白、蘇軾、張木式、楊升庵、張問陶、李調元、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匠,在許多文化領域,諸如漢賦、唐詩、宋詞、巴學、蜀學、史學、道教、天文、易學等方面,都處於全國前列。巴、蜀的文化和宗教,與齊魯的儒學、三晉的法學、荊楚的道家,共同形成了祖國古代文化的顯著特色。

  巴蜀地區是西南絲綢之路的出發點和主經之地,自古與西南各族和南亞各國保持著密切交往,巴蜀文化影響了西南各族乃至南亞諸國,使巴蜀文化衝破了自身的地域特色進而具有大西南意義和國際文化交流意義。

  “巴蜀文化”作為學術術語提出已近50年,郭沫若、衛聚賢、顧頡剛、徐中舒、蒙文通、馮漢驥、任乃強、繆鉞、張秀熟、鄧子琴等國學大師對巴蜀古史傳說、古代歷史、民族、學術、宗教和考古等方面進行開拓性研究,取得了一批劃時代的成果。

  在西南地區,四川大學和重慶大學等素來是巴蜀文化研究的帶頭人,50多年來先後出版和發表了約450餘種論著,巴蜀考古也獲重大成果,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和研究,以成都“寶墩文化”命名的古城遺址發掘,三峽古人類遺址的發現,都凝聚了川大學人的心血。

  1999年川大師生對三峽李家壩原始人遺址的搶救性發掘,被評為該年度“十大考古發現”。博物館4萬餘件以巴蜀及西南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物收藏,為研究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實物條件。

  四川大學早在1991年即已成立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並接受邵逸夫捐款修1000餘平方的“中心”大樓。1997年開始的“211工程”,又將巴蜀文化研究列為重點建設課題。

  該中心與實體型研究所古籍所組合成四川大學巴蜀文化研究所,該所豐富的藏書和專職研究隊伍,為全面開展巴蜀文化研究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有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專門史三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為巴蜀文化高階人材培養提供了學術保障。

  中國的茶文化有記載最早始西漢,源於邛崍山脈蒙山之上,被陸羽稱為西蜀茶稱聖。

崑曲的起源及發展歷程,崑曲的由來

  崑曲,又稱崑腔等的名稱,他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崑曲原是民間小調,後來逐漸的流傳擴散於長江以南地區等,最後成為明清時期影響最大的劇種。本期的崑曲文化帶你瞭解崑曲的由來與發展。

  崑曲,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漢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唸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臺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哺育和滋養。

  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18世紀之前的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崑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zong理曾感慨地說:“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金代和元代,在那時的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於建炎南渡前後。明太祖洪武年間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

巴蜀文化的繁榮發源,巴蜀文化的交流

  巴蜀文化,指的是四川省、重慶市的文化。自古以來,巴蜀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產生、演變了諸多文化形式,也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那麼,其文化交流都有什麼體現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武侯祠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蹟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蹟。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澱的況味。

  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儘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王建墓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瞭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

  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位於長寧縣和江安縣的蜀南竹海面積有6萬餘畝,其中還有仙寓洞、龍吟寺等文化景觀,既是大自然的奇觀,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傑作。

  岷山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這裡有人間仙境九寨、黃龍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養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遺蹟,有全國唯一的羌文化風光。遊覽岷山,不僅可以使我們體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領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態。


流傳六千多年的歷史中原文化是什麼意思

  中原泛指以河南地區為中心的河南中下游地區,位於中國的心臟位置。在金庸筆下的小說中也提到中原位置,中原也是古代為重點的一片地區,大多數的發展都是根據這幾個城市開展的。   那麼,本期中原文化一起了解吧!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區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約六千年至西元前約三千年的中 ...

河北梆子的發展概況講述河北梆子文化歷程

  關於河北梆子的發展概況,一定會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能你知道現狀的河北梆子,但是你不瞭解它衰落時的樣子。本文將為你講述河北梆子文化的歷程,那一段鮮為人知,歷盡艱辛的過程,能有現在的發展是令人敬佩的!    發展   河北梆子具有了有別於山陝梆子的獨特面貌之後,發展甚為迅速,延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之交 ...

民俗風情顯魅力漁家文化新提升——旅遊資訊化帶動民俗旅遊發展

  作為全國最大的漁家樂基地,日照市針對沿海漁家樂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新的增值與提升。在日照市旅遊局和東港區旅遊局的帶動下,旅遊資訊化主管部門對各漁家樂民俗旅遊戶進行了旅遊資訊化系統的學習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了旅遊資訊化的重要性,深切體會到以往“門內等客,門外攬客”的落後和被動,改變了從前閉門造車的尷尬局面, ...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 ... 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 ... 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 ... 。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至於民間雖然也飲茶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宋代城市集鎮大興 ... 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 ... 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 ... 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 ... 相問動靜。”“客來則敬茶”之禮發展到近代“客來敬茶”之風遍及全國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中式快餐文化發展歷程

  快餐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中國快餐業起步較晚,在外來快餐文化的刺激下,中式快餐文化才迅速發展起來併成為我國餐飲業的一隻生力軍。但是中國快餐業還沒有完全的達到黃金時期,只是整體上進入了成長期。一起來了解下快餐文化中,中式快餐業的發展歷程。   現代快餐在中國市場出現以來,雖然發展較迅速,但 ...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家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 ...

廣東潮劇一團介紹廣東潮劇一團的發展歷程

  潮劇一直是流行在廣州潮汕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漢族地方戲曲的劇種,也可以說是潮汕文化的傳承載體。它是用獨特的地方唱腔而形成的表演,廣受當地人民的歡迎。也是我國十大劇種之一,那麼一直以來潮劇的發展歷程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潮劇文化。   劇團先後創作、整理演出了一批深受觀眾歡迎並廣泛流傳的優秀劇目,如《陳三五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