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時29分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民間有應時序、送暑氣、迎秋氣的民俗活動,如“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立秋意味著降水、溼度等將會迎來一年中的轉折點,但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
立秋意味著降水、溼度等將會迎來一年中的轉折點,但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此時雖立秋,但我國多數地區還處在暑熱階段,尚未出暑,需等到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時才算差不多完全出暑。氣象資料表明,往往要到9月中下旬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
立秋時節,雨天行將結束,涼風漸漸來,就在這段時間,高高的梧桐樹開始落葉了。南宋詩人劉翰說,“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意思是秋來無聲,無處可尋,只是屋前臺階上落滿大片、泛黃的梧桐樹葉,像是一夜之間匆匆掉下的。可謂來不及告別,夏日已去;來不及相擁,秋天已至。
立秋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民間有應時序、送暑氣、迎秋氣的民俗活動,如“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
“貼秋膘”就是“以肉貼膘”,人們吃燉肉、烤肉、涮肉等佳餚,用以彌補夏天的身體虧空,此食俗在北方尤其盛行;“咬秋”就是吃西瓜、甜瓜,不僅可以清暑氣,還有將秋涼咬住的寓意;“曬秋”就是晾曬各種農作物,代表豐收的喜悅,期盼秋天迎來好收成。
《2021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7日5時57分將迎來“大雪”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開始。
每年公曆12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大雪”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所謂“大雪”,是指“至此而雪盛”,預示著雪將由小到大,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特別是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匯的地區,雪會下得很大,範圍也更廣。
“大雪”期間,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呈現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場面。隨著冷空氣不斷南下,江南地區氣溫持續下降,冬意日濃,偶爾可見“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景色。
大雪這天的民間習俗主要有:1、大雪醃肉
俗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
每年的大雪節氣一到,在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就開始了醃製臘肉臘腸的工作。
醃肉就是用食鹽醃製,又叫漬肉、鹽肉、鹹肉,是大眾化的食品。好的醃肉外觀清潔,刀工整齊,肌肉堅實,表面無粘液,切面的色澤鮮紅,肥膘稍有黃色。大雪節氣,家家戶戶忙著將將肉放進缸內醃製,再透過層層工序,最終將其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2、大雪封河
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大雪封河的習俗由來已久,指的就是在每年的大雪時節,要將冰河封鎖,避免有人下河滑冰,造成危險。雖然說大雪時節一到,我國北方地區許多河流都凍住了,一派“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但是此時的河水並未凍實,人們可以在岸上欣賞封河風光,卻不能走上冰河滑冰嬉戲。
3、大雪進補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
在我國民間,一直有流傳這麼一句話:“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可見,冬季進補的習俗由來已久。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大雪時節是仲冬的開始,也是進補開始。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牛肉、羊肉、蘿蔔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雪這天的忌諱一定要注意:1、忌穿衣過多
到了大雪節氣,就忌諱穿衣過多、過厚。
因為冬季寒冷,穿衣過多稍微一動就容易出汗,捂得非常難受,如果這時把衣服再脫下來,身體又會對外界環境溫度沒有適應能力,容易生病。
2、忌舔唇
冬季天乾物燥,特別是到了大雪時節,空氣溼度會更低。
這時候,日常生活非常忌諱舔嘴唇,因為舔嘴唇並不能起到滋潤嘴唇的作用,反而會越舔越幹,越舔越裂,甚至會造成乾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膿。
3、忌熬夜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要注重自然規律,所以特別忌諱熬夜,應當起居調養早睡晚起,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
明天(2022年8月7日)20時29分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民間有應時序、送暑氣、迎秋氣的民俗活動,如“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立秋意味著降水、溼度等將會迎來一年中的轉折點,但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
立秋意味著降水、溼度等將會迎來一年中的轉折點,但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此時雖立秋,但我國多數地區還處在暑熱階段,尚未出暑,需等到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時才算差不多完全出暑。氣象資料表明,往往要到9月中下旬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
立秋時節,雨天行將結束,涼風漸漸來,就在這段時間,高高的梧桐樹開始落葉了。南宋詩人劉翰說,“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意思是秋來無聲,無處可尋,只是屋前臺階上落滿大片、泛黃的梧桐樹葉,像是一夜之間匆匆掉下的。可謂來不及告別,夏日已去;來不及相擁,秋天已至。
立秋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民間有應時序、送暑氣、迎秋氣的民俗活動,如“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
“貼秋膘”就是“以肉貼膘”,人們吃燉肉、烤肉、涮肉等佳餚,用以彌補夏天的身體虧空,此食俗在北方尤其盛行;“咬秋”就是吃西瓜、甜瓜,不僅可以清暑氣,還有將秋涼咬住的寓意;“曬秋”就是晾曬各種農作物,代表豐收的喜悅,期盼秋天迎來好收成。
《2022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20時29分將迎來“立秋”節氣,意味著夏盡秋來,金風漸至。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通常在每年公曆的8月8日前後。與其他節氣一樣,“立秋”也以五天為一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從“立秋”開始 ...
北京時間1月5日17時14分將迎來“小寒”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冰天雪地的嚴寒時期。
每年公曆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小寒”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第五個節氣,也是進入新一年的第一個節氣。從字面上看,“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即“大寒”比“小寒”要冷; ...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2年8月9日20時59分在印尼班達海(南緯6.9度,東經130.05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 ...
夏日悄悄過去,猝不及防,秋天已到。8月7日立秋吃什麼呢?來看看全國各地的立秋風俗大比拼吧!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
桃子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 ...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2年8月7日21時40分在千島群島(北緯43.65度,東經148.2度)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2年8月17日20時56分在班達海(南緯7.15度,東經125.55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500千米。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北京時間8月23日11時16分將迎來處暑節氣,標誌著炎熱暑天行將結束,逐漸進入到氣象意義上的秋天,這段時間的天氣狀況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增大。
公曆每年8月22日至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為處暑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