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一揮而就意思

成語一揮而就解釋 / 一揮而就是什麽意思

注音 | ㄏㄨㄟ ㄦˊ ㄐ|ㄡˋ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意思/解釋 一動筆,文章就寫成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語本《摭言》。後用「一揮而就」形容在書畫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一氣呵成」、「一揮立就」、「下筆成章」、「援筆立成」
一揮而就造句 語義說明形容在書畫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
使用類別用在「出手成章」、「一揮即成」的表述上。
造句
<01>寫幾個字有何困難?待我一揮而就!
<02>他想都不想,一揮而就,一匹馬躍然紙上。
<03>他拿起筆,蘸飽了墨,一首七律,一揮而就。
<04>只看大師拿起筆,一揮而就,春聯就寫好了。
<05>我沒有那一揮而就的才氣,這篇文章容我仔細琢磨,幾天後才能完成。
相似詞/近義詞 一氣呵成 一蹴而就 下筆成章 援筆立成 運筆如飛
相反詞/反義詞 江郎才盡 索盡枯腸
成語故事 唐代文人王璘極富文才。據傳,他在參加萬言科考試時,請了十名專司書寫的人員,在庭院中架設桌椅,準備替他寫下口述的文章。考試開始時,王璘自己一面優閒的來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絕的吟詠文章,其速度之快,讓那十個抄寫人員完全無法停筆。正當完成之際,暴雨驟至,有好幾幅寫成的文章被一陣風捲至地上,被泥沙塵土沾濕了,整張紙卷曲起來,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璘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取來後,他拿起筆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此事見於唐代小說《摭言》,小說內容雖難免誇大,但在《唐詩紀事》中亦有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說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確實是有出口成章、下筆千言的才情。後來「一揮而就」這句成語,就從《摭言》中「縱筆一揮,斯復十餘篇矣」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後則不限於寫作文章,可泛用於書畫方面。

一揮而就造句

    1、他深吸一口氣,提起毛筆一揮而就寫出了四個道勁有力的大字。


    2、那首詩是蘇軾一揮而就寫成的。


    3、這篇散文,我當時是一氣呵成,一揮而就


    4、媽媽一寫文章一揮而就,我看了自愧不如。


    5、他沉思片刻,一揮而就,一隻栩栩如生的蝦便躍然紙上。


    6、他想都不想,一揮而就,一匹馬躍然紙上。


    7、我給本地的報紙寫文章只用半小時就可一揮而就


    8、今天我們語文老師讓我們用一揮而就造句。


    9、寫幾個字有何困難?待我一揮而就


    10、她不假思索,提起筆來一揮而就


    11、只看大師拿起筆,一揮而就,春聯就寫好了。


    12、成功的論文無法一揮而就。(


    13、真話最好說,一揮而就,怎樣表達都是真的。


    14、只見他握筆在手,文武雙全,一篇題詞一揮而就


    15、他文思敏捷,寫文章往往是一揮而就


    16、他拿起筆,蘸飽了墨,一首七律,一揮而就


    17、好的文學家要有下筆千言,一揮而就,語氣輕重,絲絲入扣的本事。


    18、由於他平時喜歡在寫作上下功夫,所以不管寫什麼文章都可以信手拈來,一揮而就


    19、成功的論文無法一揮而就


    20、那首詩是蘇軾一揮而就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