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ㄅㄨˋ ㄕˊ ㄓ ㄒㄩ |
拼音 | bù shí zhī xū |
意思/解釋 | 「不時之需」之「需」,典源作「須」。「須」義同「需」。指隨時的需用。#語本宋.蘇軾〈後赤壁賦〉。 |
不時之需造句 | 語義說明指隨時的需用。 使用類別用在「可能需求」的表述上。 造句 <01>平日做好準備,碰上不時之需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02>旅遊在外,他總是隨身攜帶急救箱,以備不時之需。 <03>天空看起來陰陰的,說不定會下雨,你該帶把傘,以備不時之需。 <04>媽媽總是在銀行戶頭裡留一筆錢,以備日後有不時之需,可以隨時取用。 <05>近來天氣乾旱,隨時有限水的可能,所以社區裡安裝了大型水塔,以備不時之需。 |
相似詞/近義詞 | |
相反詞/反義詞 | |
成語故事 | 「不時之需」原作「不時之須」,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北宋神宗朝,蘇軾遭人誣陷獲罪,被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在此期間,蘇軾常四處遊覽,曾兩次遊於城外的赤壁磯,並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場赤壁,借以興發思古之悠情,寫下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不時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思是說:我早就藏了好酒,好讓你隨時取用。後來「不時之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隨時的需用。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質的〈論吏民劄子〉:「監司不卹郡縣,故嘗有不時之需,稍緩則符檄紛紛,逼切則急于星火。」其中「監司」為宋代職官名,負責監察地方屬吏。這整句話的意思是:監司不知體恤地方,會隨時提出需求,並強迫地方配合,地方若不能及時因應,就會遭到糾舉彈劾。「不時之需」在此則指隨時提出讓人無法預料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