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不謀而同意思

成語不謀而同解釋 / 不謀而同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ㄇㄡˊ ㄦˊ ㄊㄨㄥˊ
拼音 bù móu ér tóng
意思/解釋 義參「不謀而合」。見「不謀而合」條。
不謀而同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不謀而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謀而合」原作「不謀而同」,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上》。班彪是班固的父親,為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漢末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二十餘歲的班彪避難於天水,依附於反對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隗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群雄並起,各處好漢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從這裡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未來將會是誰統一天下。」班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豪傑「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這樣的形勢也是隗囂所不能阻擋的。後來「不謀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傳述其所見之石子岡靈異現象,兩人並不相識,但所說的內容卻相吻合,干寶藉以強調此說的真實性。  

不謀而同造句

    1、張月明與皇甫英對視一眼,心中想法不謀而同


    2、今四王遣使見推,不謀而同,太師觀此事勢,豈吾獨為朝廷所忌無所自容邪!


    3、此信內容與南宮傷所言不謀而同,亦與自己心中所想相合,當下再無疑心,稍作收拾,望少林便趕。


    4、光與鎮平生大節不謀而同,惟鐘律之論往返爭議,凡三十餘年,終不能以相一。


    5、蛟龍出巢,猛虎離穴,郭品王常宋揚虎三人不謀而同選擇了殺,本來他們追蹤樑修臨就沒什麼好打算,謝破之死正好是個火引子。


    6、今遠近之心,不謀而同,此天意也。


    7、今者順人將革,先天不違,大誓孟津,陳命景亳,三千列國,八百諸侯,不謀而同辭,不召而自至。


    8、十餘年間,中外騷擾,遠近俱發,假號雲合,鹹稱劉氏,不謀而同辭。


    9、難不成她就為玩笑似的調戲她,便如此恨我了?蘇凌坐在對面,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暗是得意,終於有人和我意見不謀而同了,輕笑道:孟助理,你這個建議很好。


    10、今者順人將革,先天不違,大誓孟津,陳命景亳,三千列國,八百諸侯,不謀而同辭,不召而自至。


    11、今四王遣使見推,不謀而同,太師觀此事勢,豈吾獨為朝廷所忌無所自容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