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ㄒ|ㄢ ㄕㄥ ㄉㄨㄛˊ ㄖㄣˊ |
拼音 | xiān shēng duó rén |
意思/解釋 | 謂先張大聲威,以挫敗敵人士氣。◎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 |
先聲奪人造句 | 語義說明謂先張大聲威,以挫敗敵人士氣。 使用類別用在「搶得先機」的表述上。 造句 <01>我們既知對方實力,談判時要先聲奪人,掌控優勢。 <02>敵我雙方實力相當,只有先聲奪人,才能穩操勝算。 <03>我們實力超出對方甚多,只要穩住陣腳,先聲奪人,就會得勝。 <04>球賽才一開始,我隊就先聲奪人,連連得分,打得對方手忙腳亂。 <05>想不到對方實力如此雄厚,一上來就先聲奪人,連續幾隻安打,得到兩分。 <06>你沒看到我帶來的大喇叭?臨陣一吹,就可以先聲奪人,震破敵人的肝膽! |
相似詞/近義詞 | 先發制人 |
相反詞/反義詞 | |
成語故事 | 「先聲奪人」指先張大自己的聲威,藉以挫敗敵人的士氣。這是兩軍對陣時,常用的戰術。它的語源出於《左傳》所引的《軍志》。《左傳.宣公十二年》載:「《軍志》曰:『先人有奪人之心。』」《左傳.文公七年》也說:「『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又引《軍志》:「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先人有奪人之心」是說:「搶在敵人之前動手,可以劫奪敵人的戰鬥意志。」據《左傳》,宣公十二年春,楚莊王圍鄭,鄭襄公肉袒牽羊請降。夏,六月,晉師救鄭,與楚對陣,諸將和、戰主張不一。晉魏錡曾向晉君請求擔任公族大夫而未得,趙旃請求擔任公卿也未得,兩人都懷恨在心,想要晉師打個敗仗。所以請求派他們去向楚軍挑戰,但晉君不允許;又請求去邀請楚人來同盟,晉君接受,派二人一起前去。這時侯,晉、楚之君事實上都有意和解,晉君深怕二人懷恨前往,也許會滋生事端,為求有備無患,所以派出兵車前往接應。楚營將領潘黨看見兵車揚起的塵土,立刻向中軍告急,孫叔敖就說:「寧可我們先侵犯敵人,不要讓敵人侵犯我們。《詩》說:『元戎十輛,在前面開道。』就是要搶先攻擊敵人。《軍志》也說:『搶在敵人前面,可以劫奪敵人的戰鬥意志。』我們衝過去吧!」於是就疾速進軍,戰車飛馳,士兵奔跑,掩殺晉軍,獲得勝利。「先聲奪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