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否往泰來意思

成語否往泰來解釋 / 否往泰來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ㄆ|ˇ ㄨㄤˇ ㄊㄞˋ ㄌㄞˊ
拼音 pǐ wǎng tài lái
意思/解釋 義參「否極泰來」。見「否極泰來」條。
否往泰來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否極泰來」原作「否終則泰」。〈否〉和〈泰〉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否卦〉,坤下乾上。在下的坤,陰氣下沉;在上的乾,陽氣上升。於是陰陽二氣不交,具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象,屬凶卦。〈泰卦〉,乾下坤上。在下的乾,陽氣上升;在上的坤,陰氣下沉。於是陰陽二氣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屬吉卦。「否終則泰」就是表示物極必反,惡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否往泰來造句

    1、有的朝貢方物,明成祖厚,“其以土物市者,官給鈔酬其值”。


    2、由於朝貢貿易奉行“厚”的原則,對於維持了28年的鄭和下西洋,它只能是虧本的買賣。


    3、在厚的原則下,中原帝國往往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朝貢體系因而和實行政治上欺壓和經濟上盤剝的西方殖民體系有巨大差異。


    4、鄭和下西洋執行“厚”的既定方針,並貫徹於下西洋的始終,這反映我中華泱泱大國的胸懷。


    5、其一,“厚”的政策最後導致國庫空虛。


    6、“厚”的政策,在鄭和下西洋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7、鄭和下西洋,明朝實行‘厚’,沒有侵佔他國一畝土地,得到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歡迎。


    8、因為明朝政府奉行“厚”的原則,堅持送出的總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諸國的廣泛歡迎,無不踴躍朝貢。


    9、朝貢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厚”的性質。


    10、古代中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不但有光輝燦爛的物質文化成就,而且堅守和平交往、厚、利他主義等“王道”理念。


    11、像鄭和下西洋這段,我們建立了體制,實際上一種叫朝貢貿易體制,就是鼓勵四夷中國進貢,我們厚,而不在乎其中的經濟利益。


    12、但在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傳統指導下,卻絕無侵略、掠奪、佔領之行為,而且在對外關係方面,是“厚”。


    13、但史實充分證明,中國在鄭和時代就沒有侵略,沒有威脅,明成祖主張“厚”、“宣教化”,他說過對待別國千萬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14、周易一書,博大精深,彰,於中國文化史與思想史上佔有一席之位,儒家推尊為群經之首,豈虛言哉?


    15、秉筆直書、實事求是是它的靈魂;彰、古為今用是它的功能。


    16、強調學以增智,就是要通過學習不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鑑古知今、彰、把握正確前進方向的能力。


    17、微管理還有一層含義,即以點及面,大處著眼、小處落腳的彰


    18、”以史為鑑、資治通鑑,前世不忘、後世之師,歷史的昨天、現實的今天、未來的明天,恰恰形成三點一線,所以可以鑑古知今、彰


    19、 寒,她受理服務15269起,報修895起,投訴舉報67起,諮詢12693起,回訪客戶率100%%,客戶滿意率100%%。


    20、 它晝夜交替,寒,具有不可逆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