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家諭戶曉意思

成語家諭戶曉解釋 / 家諭戶曉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ㄐ|ㄚ ㄩˋ ㄏㄨˋ ㄒ|ㄠˇ
拼音 jiā yù hù xiǎo
意思/解釋 義參「家喻戶曉」。見「家喻戶曉」條。
家諭戶曉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家喻戶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家喻戶曉」原作「戶告人曉」。漢朝時,劉向編了一本《列女傳》,講述古代貞烈女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敘述古代梁國的一位婦人,有一天家裡失火了,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裡面。婦人跑進大火中,原想先救姪子,在慌亂中抱出一個小孩,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孩子。眼看火勢愈來愈大,已經不可能再進去救人。婦人心裡十分難過,想投火自盡,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開呢?」婦人說:「話雖如此,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還有什麼臉見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回火場,和姪子一起死,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辦不到,這樣下來,還是只有一死吧!」說完就衝進屋子,葬身火海。在這篇故事中,原作「戶告人曉」,指的是挨家挨戶告訴大家知道。到了北宋的《宣和書譜》,有這麼幾句話:「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以馭之而已。」說皇帝端坐深宮中,靠著行政機制的運作,不用挨家挨戶告知就能實行政令,也是同樣的用法。後來「家喻戶曉」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表示家家戶戶都知道,亦用來形容事情、名聲傳播極廣。

家諭戶曉造句

    1、讓黨的政策深入人心,


    2、 孫中山先生臨終前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但中山先生上述具體的“革命道理”若何,就不是這麼普及了。


    3、他所做的好事家喻戶曉。造句


    4、Burns)撰寫,誦,一般都在告別時詠唱,在除夕夜特別受歡迎。


    5、杜甫的《前出塞》是一首誦的精品佳作。


    6、由於這部書,父親成了誦,婦孺皆知的人物。


    7、宋代以後,《四書》是誦之學啊。


    8、當年,《牡丹亭》既出,“誦,幾令《西廂》減價”,就是因為杜麗娘泣鬼神的故事。


    9、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的《前出塞》是一首誦的精品佳作。


    10、它或許並不指向於“出文化大家、造學術高門”,但一個誦的文化景象,卻是已經隱然浮現了。


    11、著名的詩人、作家,在中國文壇上播種耕耘70多年,一首詩《有的人》誦,被譽為“詩壇泰斗”、“當代詩魂”。


    12、《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戲曲的最高成就,“《牡丹亭夢》一出,誦,幾令《西廂記》減價”。


    13、《牡丹亭》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被譽為中國傳奇戲劇的巔峰,一經問世,“誦,幾令《西廂》減價”。


    14、Burns)撰寫,誦,一般都在告別時詠唱,在除夕夜特別受歡迎。


    15、杜甫的《前出塞》是一首誦的精品佳作。


    16、由於這部書,父親成了誦,婦孺皆知的人物。


    17、宋代以後,《四書》是誦之學啊。


    18、當年,《牡丹亭》既出,“誦,幾令《西廂》減價”,就是因為杜麗娘泣鬼神的故事。


    19、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的《前出塞》是一首誦的精品佳作。


    20、它或許並不指向於“出文化大家、造學術高門”,但一個誦的文化景象,卻是已經隱然浮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