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ㄒ|ㄣ ㄢ ㄌ|ˇ ㄉㄜˊ |
拼音 | xīn ān lǐ dé |
意思/解釋 | 形容心中坦然無所愧咎,則行事合情合理。※#語或本《論語.陽貨》。△「問心無愧」 |
心安理得造句 | 語義說明形容行事合情合理,則心中坦然無憾。 使用類別用在「坦然無愧」的表述上。 造句 <01>我平生不做虧心事,當然心安理得。 <02>別管他人怎麼說,你只要幹得心安理得即可。 <03>這是我應得的報酬,我自覺拿得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04>錢若不是自己賺來的,花起來總覺得不怎麼心安理得。 <05>為人處事,但求心安理得,別人要怎樣議論,我並不在意。 <06>這幾年來,我自食其力,又不佔他人便宜,自然心安理得。 <07>如果我們老是想到自己的安樂,而讓別人去流血流汗,能心安理得嗎? |
相似詞/近義詞 | 問心無愧 |
相反詞/反義詞 | 作賊心虛 問心有愧 |
成語故事 | 「心安理得」這句成語說明做事的時候,如果覺得心中坦然無所愧咎,所做所為就一定可以獲得合理的說解。「心安」是「理得」的前提,心要不安,理就難得。在《論語.陽貨》篇記載了一段孔子學生宰我來向孔子請教「三年之喪」的問題。宰我認為因父母之喪,當子女的要守三年的孝,都不能為禮作樂,禮樂豈不是會因此而失傳?所以他覺得守一年喪應該就夠了。孔子就反問他:父母喪不到三年,當子女的就吃好的,穿好的,心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就說:「你要能感到心安,你就去做吧!」孔子認為處事的時候,只要心裡不會覺得不安,就一定可以說解,宰我既然可以覺得心安,當然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一般人都是受到父母三年的褓抱提攜,所以為父母守喪三年,今天宰我認為只要為父母守喪一年就夠了,是以孔子不禁要懷疑宰我年幼時,是不是也和常人一樣,享有父母三年褓抱提攜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