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ㄊ|ˊ ㄍㄤ ㄑ|ㄝˋ ㄌ|ㄥˇ |
拼音 | tí gāng qiè lǐng |
意思/解釋 | 「提綱」,提起魚網的總繩。語本《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挈領」,提起衣服的領子。語本《荀子.勸學》。「提綱挈領」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
提綱挈領造句 | 語義說明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使用類別用在「掌握要點」的表述上。 造句 <01>讀書要懂得掌握重點,提綱挈領,才能讀得好。 <02>會議一開始,他就先把會議資料提綱挈領地作了報告。 <03>登山前,領隊又提綱挈領地將注意事項再提醒大家一次。 <04>他將課本的內容整理成一份提綱挈領的資料,方便日後複習。 <05>教學時,若能將內容提綱挈領地說明,學生較容易掌握重點。 <06>想要在短時間內把一本厚書看完,提綱挈領的閱讀方式是必須的。 |
相似詞/近義詞 | 綱舉目張 |
相反詞/反義詞 | 不得要領 |
成語故事 |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繫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