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ㄐ|ㄝ ㄍㄢ ㄦˊ ㄑ|ˇ |
拼音 | jiē gān ér qǐ |
意思/解釋 | 高舉竹竿作為號召、指揮群眾的旗幟。本指秦末陳涉倉促起義,反抗暴秦的事跡。#語本漢.賈誼〈過秦論〉。後用「揭竿而起」比喻起義舉事。 |
揭竿而起造句 | 語義說明比喻起義舉事。 使用類別用在「民反起義」的表述上。 造句 <01>苛政肆虐,常驅使人民揭竿而起。 <02>秦朝末年,農民在陳勝、吳廣的倡導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統治。 <03>不堪統治者的壓迫需索,為了生存,人民只有揭竿而起,奮力一搏。 <04>政府如果橫徵暴斂,必然導致民不聊生,人民便會揭竿而起,反抗到底。 <05>政治腐敗,加上天災流行、人禍不斷,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尋求一線生機。 |
相似詞/近義詞 | |
相反詞/反義詞 | |
成語故事 | 「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