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擊其不意意思

成語擊其不意解釋 / 擊其不意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ㄐ|ˊ ㄑ|ˊ ㄅㄨˋ |ˋ
拼音 jí qí bù yì
意思/解釋 義參「出其不意」。見「出其不意」條。
擊其不意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出其不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是春秋時吳國大將,擅用兵法,助吳王闔閭成為霸主。他著有一本兵書,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即為著名的《孫子兵法》。該書〈計篇〉中有一段在討論用兵的要點,先直接點出用兵是項詭詐的行動,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能用要裝作不能用;在近處要假裝離得很遠,在遠處也要裝作很近;對喜歡利益的敵人就去利誘他,對處於混亂的敵人就征服他;對有實力的敵人要有所防備,對強大的敵人要避而遠之;容易被激怒的敵人就去挑釁他,卑視我方的敵人就讓他們更自大;而對準備充分的敵人要使其疲勞,對內部和睦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總之,就是要趁著敵人鬆懈、沒有防備之時攻擊,趁他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兵。兵法的奧妙,就是要應變制宜、看機行事,這是無法事先規定的。後來「出其不意」就被用來指趁人不備,出乎對方意料之外。

擊其不意造句

    1、我們要乘不意打擊敵人。


    2、這時,乘不意,躲在後方的包子衛士三連射了出來。


    3、如果除去了一個已註冊的檔案型別,就不能通過雙圖符來開啟檔案。


    4、而獨狼腳步輕晃,虛踩盤錯,矮身襲近用僅餘的右臂橫下腹。


    5、第三,要求指揮正確,機動靈活,“避銳氣,惰歸”。


    6、眾人後知後覺,好一招避銳氣,懈歸。


    7、故善用兵者,避銳氣,惰歸,此治氣者……孫子又云: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8、楚江童的聰明就在,能一眼識破對手的弱勢強項,這叫避銳氣,惰歸。


    9、故善用兵者,避銳氣,惰歸,此治氣者也。


    10、避銳氣,惰歸,殺一個是殺,殺兩個是賺,既然無論如何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多賺幾條人命以後拿來吹牛多少還能威風些呢。


    11、在戰機的把握上要“避銳氣,惰歸”。


    12、孫子要求進攻行動的突然性,要“攻無備,出其不意”;要“避實虛”、“進而不可御者,衝虛也”;要“避銳氣,惰歸”。


    13、既然凌雲之劍這款遊戲現在風頭正勁,我們就推遲公測的時間吧,成語不都是說‘避銳氣,惰歸’嘛!


    14、容縣地區關乎我南方集團軍防線的安危,不容有失,想說放棄,什麼避銳氣,惰歸什麼的,你們就別來!


    15、華盛頓的獨立戰爭戰略,既符合孫子的伐交思想,也符合孫子“避銳氣,惰歸”的用兵之道。


    16、現代戰機的代差很難靠飛行員來彌補!再先進的武器也有自己的盲點,避銳氣,惰歸,總會有辦法的.


    17、我們要乘不意打擊敵人。


    18、鄭氏乘不意,抽腰刀便欲自刎,張郃急止之,遂答應至袁紹處代為求情。


    19、而獨狼腳步輕晃,虛踩盤錯,矮身襲近用僅餘的右臂橫下腹。


    20、在這兩個參選政治目標前提下,還要善於創造最後的機遇,把握最佳的時機,抓住關鍵的要害,(打大蛇的七寸)因勢利導,主動出擊,惰歸,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