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達權知變意思

成語達權知變解釋 / 達權知變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ㄉㄚˊ ㄑㄩㄢˊ ㄓ ㄅ|ㄢˋ
拼音 dá quán zhī biàn
意思/解釋 義參「通權達變」。見「通權達變」條。
達權知變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通權達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權達變」當從「權變」演變而來。權,原來是秤錘的意思。秤錘的移動隨所秤的物品輕重而變,所以「權」本來就可引申為「隨宜變通」的意思。如《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達權知變造句

    1、他善於處理事情,


    2、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3、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4、若應,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


    5、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6、不過諸葛亮是從反魏大局出發,並不拘泥於這種表面文章,這倒是他應,深思遠益之處。


    7、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此之謂才。未事而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8、又是最後時刻丟球,在1比1被長春亞泰隊逼平後,天津泰健隊2015賽季的主場首勝依舊沒有到來。


    9、 司馬光籤書武成軍判官事幹了不到兩年,公元1045年以宣德郎、將作監主簿韋城,27歲時便主宰一縣之政令了。


    10、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11、若應,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


    12、誰當初想擺脫被圍繞左右過後誰人被遙控於世界盡頭,勒到呼吸困難才知變扯線木偶,這根線其實說到底誰拿捏在手,一直不覺捆綁我得未夠守緊承諾,以為青絲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但我拖著軀殼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肩膊造句】仍繫於你肩膊或是其實在等我舍割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國無奈你我牽過手沒繩索。


    13、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14、誰當初想擺脫被圍繞左右過後誰人被遙控於世界盡頭,勒到呼吸困難才知變扯線木偶,這根線其實說到底誰拿捏在手,一直不覺捆綁我得未夠守緊承諾,以為青絲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但我拖著軀殼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仍繫於你肩膊或是其實在等我舍割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國無奈你我牽過手沒繩索。


    15、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16、 辜說,但都旋得旋失,沒能得到鞏固。


    17、 以書為御者,不盡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事之。民諺


    18、【命皇太子軍國事詔】朕以不天,夙罹偏罰,假息旦暮,分沈苫壤。


    19、又是最後時刻丟球,在1比1被長春亞泰隊逼平後,天津泰健隊2015賽季的主場首勝依舊沒有到來。


    20、經是方的,規規矩矩,實實在在。是變動的意思,要持經,合理應變,才能圓通而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