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達權通變意思

成語達權通變解釋 / 達權通變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ㄉㄚˊ ㄑㄩㄢˊ ㄊㄨㄥ ㄅ|ㄢˋ
拼音 dá quán tōng biàn
意思/解釋 義參「通權達變」。見「通權達變」條。
達權通變造句
相似詞/近義詞
相反詞/反義詞
成語故事 此處所列為「通權達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權達變」當從「權變」演變而來。權,原來是秤錘的意思。秤錘的移動隨所秤的物品輕重而變,所以「權」本來就可引申為「隨宜變通」的意思。如《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達權通變造句

    1、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


    2、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3、若應,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


    4、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5、不過諸葛亮是從反魏大局出發,並不拘泥於這種表面文章,這倒是他應,深思遠益之處。


    6、嗯,主意拿定了?丞相真是識時!


    7、你祖先子文,是楚國的名臣,識時,你作為他的子孫,卻藉藉無名,難道就應該羞恥不成?你說難道不是這個理嗎!


    8、此時,識時的上海只有轉型發展,才能抓住機遇。


    9、一個大洋經理竟搞起了小土紡機,看來有點怪,可這恰好充分證明了父親是一位識時的傑出的領導管理人才。


    10、採掘黑(煤)、白(灰)、黃(磺),農工商兼營的格局,使平定人在勤奮踏實、溫文淳厚中更顯得精明靈活、識時


    11、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12、若應,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


    13、若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


    14、若應,以寧靜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15、他善於處理事情,


    16、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17、又是最後時刻丟球,在1比1被長春亞泰隊逼平後,天津泰健隊2015賽季的主場首勝依舊沒有到來。


    18、一個大洋經理竟搞起了小土紡機,看來有點怪,可這恰好充分證明了父親是一位識時的傑出的領導管理人才。


    19、(《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在體育競技中,"踐墨隨敵,以決戰事"同樣是應敵的主要法則。


    20、 常順稱厚載,流謙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