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ㄏㄨㄣˊ ㄅㄨˋ ㄈㄨˋ ㄊ|ˇ |
拼音 | hún bù fù tǐ |
意思/解釋 | 魂魄脫離肉體。語本《南史.卷三二.徐嗣伯列傳》。後用「魂不附體」形容驚嚇過度而心不能自主。△「魂飛魄散」 |
魂不附體造句 | 語義說明形容驚嚇過度而心不能自主。 使用類別用在「驚懼恐慌」、「心神不定」的表述上。 造句 <01>突然發生地震,天搖地動的,每個人都嚇得魂不附體。 <02>小明最膽小了,常被樹的影子嚇得魂不附體。 <03>這個打擊讓他完全崩潰了,經常魂不附體地坐著發呆。 <04>看見他那魂不附體的樣子,家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05>他自從經商失敗後,就經常在家附近魂不附體地四處閒逛。 <06>一個彪形大漢居然被一隻小老鼠嚇得魂不附體,連喊救命,豈不可笑? <07>經過這件事的打擊後,原來是生龍活虎的他,現在卻一副魂不附體的樣子,判若兩人。 |
相似詞/近義詞 | 失魂落魄 魂飛天外 魂飛魄散 |
相反詞/反義詞 | 心安神泰 |
成語故事 | 古人相信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即是靈魂,死時才會離開人的身體。有時候人因為受到極大的刺激,變得極為慌亂,或是失去知覺,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不附體」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源中,提到有位婦人久病不癒,徐嗣伯診斷之後,研判這是一種叫做「尸注」的病,用死人的枕頭煮水服用就可以痊癒。後來王晏知道這件事,就問徐嗣伯原因。徐嗣伯回答︰「尸注這種病是因為被鬼氣纏身,用死人枕煮藥服用,鬼氣就會散去,不會再附於人的身上。」這裡的「魂氣」是指外來的鬼氣,而非指人自身的魂魄。後來「魂不附體」這句成語就由這裡演變而出,而「魂」卻轉移為人自己的魂魄。自己的魂魄不附在自己身上,極度驚嚇所致。因此,「魂不附體」就用以形容驚嚇過度而心不能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