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夏至的意思

夏至解釋 / 夏至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ㄒㄧㄚˋ ㄓˋ
拼音 xià zhì
簡體 夏至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當國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該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稱為「北至」、「夏節」。
詳細解釋
  •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這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則相反。至,指陽氣至極,陰氣始至和日行北至。《周禮·春官·馮相氏》“冬夏致日” 漢 鄭玄 注:“夏至,日在東井,景尺五寸。”《逸周書·時訓》:“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 南朝 樑 宗懍 《荊楚歲時記》:“夏至節日食粽。”參閱 黃奭 輯 南朝 樑 崔靈恩 《三禮義宗》(見《漢學堂經解》)。
  • ◎ 夏至 xiàzhì(1) [summer solstice]∶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夏至點的時刻;對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冬至點的時刻(2) [solstice]∶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21或22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在黃道上與兩分點相距90°之點。此時太陽赤緯達到最北,為地球北半球夏季開始之時。
  • 7 參考文獻 概說陽曆約六月中旬後,夏天已然正式來到,此時陽光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而在夏至日一年中晝長夜短最明顯。 蕤賓之音我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闢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而律呂證實每種氣候來臨。律呂指的是在陝西、河南邊界,形狀傳言像竹子卻不是的呂管,依一定長短粗細,傳說中埋於天山的陰谷,共十二種,管中充滿盧灰,用竹衣(竹子內的薄膜)貼上,冬至一陽生之時,最長管子的灰遍噴出,發出聲響,每月一次,由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十二種聲響組成。(注1)五月為午月,陽氣開始減少,尤其夏至後,早期土牆方屋牆壁都開始發黴,即是溼氣來了,陰氣也到了。在此,律呂發出蕤賓之音,節氣是芒種與夏至。 性質「夏至」屬於中氣,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始有二十四節氣完整的記載,制立春為陰曆正月節(節氣),雨水為正月中(中氣),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程度,如穀雨、大雪…等(注2)如上所舉例,夏至為四時八節故歸第一類。 夏至神民間依照節氣特性,塑造出代表各節氣的形象,而夏至的形象,則為舉著一把小火把或火珠以及持一支芭蕉葉之神,意味著炎炎夏日的來臨。 與「夏至」有關的俗諺「夏至,風臺就出世」:緊挨著梅雨季,便是颱風季節來臨。「夏至風,禾頭空」:臺灣北部若颳大風,正在結穗的水稻,會白穗而成「禾頭空」。「夏至,早晚鋸」:適用於臺灣中部地區,此時水稻多可收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夏至英文關鍵字:the Summer Solstice 參考文獻注1: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秋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經。大都會文化P.13注2:魏吉助。俗俚俗氣 臺灣-節氣諺語 節慶民俗。自編出版P.5
  • 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當陽歷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造句】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南半球則相反。 目錄
  • 二十四節氣之一。約當國歷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該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稱為「北至」、「夏節」。
  • 【夏至】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