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亦作“ 纖芥 ”。亦作“纎芥”。1.細微。《戰國策·齊策四》:“ 孟嘗君 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 馮諼 之計也。” 鮑彪 注:“介,獨也。獨則不眾,故為微細之詞。一説喻草芥也。” 吳師道 補正:“‘介’、‘芥’通。”《易緯乾鑿度》捲上:“善雖微細,必見吉端;惡雖纖芥,必有悔吝。”《三國志·吳志·顧雍傳》:“舉罪糾奸,纖介必聞。” 唐 李德裕 《賜回鶻書意》:“朕想可汗公主以久修鄰好,累降嘉姻,望我國家,如歸親戚,朕每巨集容納之意,固無纖芥之嫌。”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有如剛耿性,不受纖芥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人謂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盡,窮微極隱,纖芥無遺。”2. 指細小的嫌隙。《漢書·元后傳》:“ 定陶共王 來朝,太后與上承先帝意,遇 共王 甚厚,賞賜十倍於它王,不以往事為纖介。” 顏師古 注:“往事,謂先帝時欲以代太子也。言無纖介之嫌怒。”《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元年》:“今大王安不慮危,宴樂過度,一失也。宗室骨肉,當無纖介,今則不然,二失也。”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行》:“將相有纖芥,中外為危慄。”◎ 纖介 xiānjiè[fine;slight;subtle] 細微,細小無纖介之禍。——《戰國策·齊策四》小草。比喻非常微小。《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漢書.卷九八.元后傳》:「天下知臣被恩見哀,重巍巍也。進退於國為厚,萬無纖介之議。」也作「孅介」、「纖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