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相類;相像。《易·繫辭上》:“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南朝 樑 蕭統 《採蓮曲》:“桂楫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清 李漁 《意中緣·名逋》:“只要畫得有幾分相似,就不十分到家,我和你指點一指點,改正一改正,也就可以充得去了。” 老舍 《趕集·黑白李》:“其實他倆的臉都很白,而且長得極相似。”◎ 相似 xiāngsì[resemble;be similar;be alike] 相類;相像相似三角形豕與亥相似。——《呂氏春秋·慎行論》 當兩個獨自存在的個體呈現出類似的特質或特徵,兩個個體之間的關係就是相似。 相似是英哲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所主張的唯實論(realism)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洛克主張物體可以獨立於人的知覺而存在。物體有兩種特性,一種是原始性(primary qualities),另一種是次元性(secondary qualities)。物體的原始性不因人的知覺而改變,是科學所能處理和測量的東西,例如物體的大小、形狀和重量;物體的次元性不是內在於物體的特性,但其存在卻可使人產生某些感覺經驗,如顏色、氣味、味道及觸覺經驗等,同一物體的次元性會因情境不同,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經驗。洛克認為,人的知覺可以察覺到物體的原始性,如物體是方的,知覺中的經驗就是方的,物體與知覺的關係就是相似的關係。洛克的這個想法受到另一經驗主義哲學家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的強力抨擊。 在有關唯名論(nominalism)的討論中,質疑唯名論者的問題經常是:假如每一事物的存在均是獨特而唯一的,為什麼有些事物的名稱卻一樣?支援唯名論的回答往往是:有共同名稱的事物雖然都是獨特而唯一的,但其間卻有相似的關係,也就是有這相似的關係,它們才有共同的名稱。 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常可發現兩物體間雖有相似的關係,但卻有特質上的差異,如偽幣與真幣之間雖然外表相似,但由於其成分不同,終於使得兩者成為性質差異很大的個體。--作者:但昭偉 相像。 【造句】他和父親長得很相似,好像是從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相像。《易經.繫辭上》:「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紅樓夢.第七○回》:「送了一卷東西與寶玉,拆開看時,卻是一色老油竹紙上臨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