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性情的意思

性情解釋 / 性情是什麽意思

注音 (二)ㄒㄧㄥˋ ˙ㄑㄧㄥ
拼音 xìng qing
簡體 性情  
相似詞/近義詞 脾氣 個性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1.性格、脾氣。《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家大爺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老殘遊記.第一回》:「因性情迂拙,不會要錢,所以做了二十年實缺。」
2.思想感情。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詳細解釋
  • 1. 人的稟性和氣質。《易·乾》:“利貞者,性情也。” 孔穎達 疏:“性者,天生之質,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慾也。”《莊子·繕性》:“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唐 元稹 《遣行》詩之九:“見説 巴 風俗,都無 漢 性情。” 清 龔自珍 《西域置行省議》:“其餘若 江南省 鳳 、 潁 、 淮 、 徐 之民,及 山西 大同 、 朔平 之民,亦皆性情強武,敢於行路。”2. 思想感情。 南朝 樑 鍾嶸 《詩品·總論》:“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古人用韻無過十字》:“詩主性情,不貴奇巧。” 瞿秋白 《餓鄉紀程》二:“雖有豆棚瓜架草蟲的天籟,曉風殘月詩人的新意,怡悅我的性情……現在都成一夢了。”3. 性格,脾氣。《宋書·沉文秀傳》:“且此人性情無常,猜忌特甚,將來之禍,事又難測。” 唐 白居易 《春中與盧四周諒華陽觀同居》詩:“性情懶慢好相親,門巷蕭條稱作鄰。”《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們大爺,二爺,你只要找著性情,就是撈毛的,燒火的,他也大把的銀子撾出來賞你們。” 趙樹理 《三裡灣·從旗杆院說起》:“ 玉生 從小就是個能幹孩子,性情有點像他爹。”
  • ◎ 性情 xìngqíng[disposition;temper] 人的稟性和氣質;性格,脾氣易發怒的性情必句性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人之性情
  •   性與情同為中國古典人生哲學與道德哲學中重要的範疇。論性的派別紛繁,內容甚為複雜。儒家思想中,孔子論性僅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語而已,並未再有明確的解釋。孟子持「先驗人性論」的觀點,清楚的提出人性本善的命題,強調人性中本然的、先驗的、至善的道德價值乃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處。一方面應因勢利導,擴而充之,使自然發為人生最高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則應加以存養,藉克己、慎獨之功毋使為外物所矇蔽。故其道德教育特重道德良知的啟發,以建立自覺自律的理想德性。(參見「性命」)  孟子在其〔告子篇〕中嚴厲地批判告子論性的主張;告子論性其實可以分析為兩種概念:第一種是所謂「生之謂性」,這是指人類食、色等本能的衝動、需求。漢儒董仲舒謂:「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王充謂:「性也者,與生俱生也。」乃至清朝戴震以「自氣心和」為性等,均可稱之為「自然人性論」。蓋以本能釋性,固無善惡可言。近代心理分析學者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持之道德論,系以人格結構中的「本我」(id)為一切行為之原動力,與此頗有相近之處。  第二種概念是同篇中引告子所說:「性猶杞柳,義猶桮棬。」謂人性如杞柳桮棬一般,可待矯揉而任意成形,亦猶如湍水一樣,可隨意決之東西,故性為可善可惡。此說可稱之為「經驗人性論」。荀子論性之基本觀點包含前述兩種意義,不過他卻明確地提出人性本惡的主張。近代行為主義(behaviorism)心理學者所持的道德論,認為所有行為均可透過制約(condition)原理予以聯結或塑造(shaping),其觀點甚近於告子論性的第二種涵意。  對於「情」的概念及性、情的關係,以荀子的界說較為清楚;〔荀子·天論〕載:「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夫是之謂天情。」〔正名〕也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性」是指人類與生俱來或遺傳而來的智力、氣質性(temperament)等種種特質,這些特質和環境發生互動作用,乃產生「情」。因此「情」概指各種情緒反應(喜、怒、哀、樂)、態度(愛、惡)和需求(欲)。不過荀子對於性情卻賦予「性惡」、「情不美」的價值觀點,所以他認為:「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漢唐以降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中,性之善惡雖爭議頗多,但大抵抱持著情惡或不善的觀點,故傳統的修身觀念中也都認為應對情加以剋制抑止。其實性、情是人類自然的特質與行為表現,聖愚賢不肖都不能例外。〔中庸〕主張「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孔子更稱讚「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因此如果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啟發人類至善的道德良知,一方面則以中和之道作為情緒發展與教育的準則,則對個人而言是和諧人生,對社會言是和諧社會的建立。--作者:陳惠邦
  • 性格、脾氣。 【造句】她的性情溫和,從來不與人爭吵。
  • 人的稟性和氣質。《易經.乾卦.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莊子.繕性》:「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 思想感情。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 性格、脾氣。《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家大爺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老殘遊記.第一回》:「因性情迂拙,不會要錢,所以做了二十年實缺。」
  • 【性情】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