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鄭聲的意思

鄭聲解釋 / 鄭聲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ㄓㄥˋ ㄕㄥ
拼音 zhèng shēng
簡體 郑声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鄭國的音樂多淫聲,為靡靡之音。故稱淫蕩不雅正的音樂為「鄭聲」。《論語.衛靈公》:「放鄭聲,遠佞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罷倡樂,絕鄭聲。」也稱為「鄭音」。
詳細解釋
  • 1. 原指 春秋 戰國 時 鄭國 的音樂。因與 孔子 等提倡的雅樂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後,凡與雅樂相背的音樂,甚至一般的民間音樂,均為崇“雅”黜“俗”者斥為“鄭聲”。《論語·衛靈公》:“放 鄭 聲,遠佞人。 鄭 聲淫,佞人殆。” 劉寶楠 正義:“《五經異義·魯論》説 鄭國 之俗,有 溱 、 洧 之水,男女聚會,謳歌相感,故云 鄭 聲淫。”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韶》響難追, 鄭 聲易啟。” 明 楊慎 《升庵經說·淫聲》:“ 鄭 聲淫者, 鄭國 作樂之聲過於淫,非謂 鄭 詩皆淫也。”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此《關雎》所以不作也,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參見“ 鄭音 ”。2. 中醫病名。症狀為語言重複,聲音低弱,若斷若續。 清 王夫之 《四書稗疏·論語·鄭聲》:“醫書以病聲之不正者為鄭聲,麼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醫宗金鑑·張仲景<傷寒論·陽明全篇>》:“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注:“ 戴元禮 曰:‘鄭聲者,鄭重頻煩,語雖謬而諄諄不已。’ 張錫駒 曰:‘鄭聲者,神氣虛不能自主,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複也。’”
  •   鄭聲又稱鄭衛之音,亂世之音。指聲調複雜、技巧細緻的俗樂,使人感官外馳,放蕩頹墮;不合雅樂中正平和、簡靜內斂的原則。如〔左傳·昭公元年〕所謂:「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故鄭聲也被孔子極力排斥,如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告訴顏淵為政的道理時說:「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文中將鄭聲的美妙動聽與佞人利口的引人留戀,視為同具害處。如〔論語·陽貨篇〕中也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實則孔子採取的標準是中庸之道,適可而止。如〔八佾〕篇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可對照出鄭聲使人樂而淫、哀而傷,易有情感氾濫之弊。孟子就政治觀點談音樂,只問是否與民同樂,故荀子才繼承孔子的立場,提倡雅樂,排斥淫聲。如〔樂論〕雲:「姚冶之容,鄭衛之音,使人之心淫;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莊。」同樣重視音樂具有成人倫、助教化的倫理道德方面的教化功能,排斥鄭衛之音。又〔禮記·樂記〕雲:「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指鄭衛之音使人懈慢,雖亂而未滅亡,實已接近亡國之音。〔樂記〕中又稱鄭衛之音為新樂,子夏對魏文侯說:「今夫新樂,進退俯仰,奸聲以濫,溺而不止。……鄭音好濫淫志,衛音趨數煩志。」文中明言新樂的舞者彎腰屈背,動作不齊,又充滿淫聲浪語,儘量地蠱惑人。再作區分,則鄭音輕佻,使人心志放蕩;鄭音急促,使人心志煩亂。二者都偏向情慾,而戕害德性。總上可知,中國古代教育系以音樂為中心,音樂的感化作用,與國家社會的治亂興衰,有密切關係,禁止不合道德標準的音樂更是政府的責任。--作者:陳章錫
  • 鄭國的音樂多淫聲,為靡靡之音。故稱淫蕩不雅正的音樂為「鄭聲」。《論語.衛靈公》:「放鄭聲,遠佞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罷倡樂,絕鄭聲。」也稱為「鄭音」。
  • 【鄭聲】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