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病名。古稱中暍,俗稱發痧。由於在高溫環境下停留過久所引起。症狀是眩暈、心悸、噁心等。《後漢書·伏湛傳》:“﹝ 湛 ﹞因讌見中暑,病卒。”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嘗因中暑眩瞀,覺至曠野中,涼風颯然,意甚爽適。” 鄒韜奮 《經歷》五四:“屋子的前面是朝西,陽光逼著要使你中暑。”◎ 中暑 zhòngshǔ[heatstroke] 俗稱發痧,古稱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體排熱不足、體溫極高、脈搏迅速、面板乾熱、肌肉鬆軟、虛脫及昏迷為特徵的一種病症,由於暴露於高溫環境過久而引起身體體溫調節機制的障礙所致 在高溫中暴露過久導致的急性疾病,由於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多數患者神智不清楚、肛溫在41℃以上。面板乾熱發紅。熱暈厥:由於高溫暴露,皮下血管充血以散熱,引起重要器官尤其神經系統短暫缺血造成的暈厥。症狀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興奮不安或意識喪失,體溫有時升高。熱痙攣,熱環境下氯化鈉過量損失,若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鹽份,則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肌肉痙攣。主要症狀是肌痙攣伴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等經常活動的肌肉,尤以腓腸肌為最多見。熱衰竭,由於受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流汗過多引起失水造成迴圈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所致。有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多汗、面板溼、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繼而暈厥。體溫可以高至40℃左右。臨床上多見混合型。除避免繼續暴露高溫之外,治療原則為降低過高的體溫、糾正水份,電解質異常和酸礆平衡,防治休克。 長時間暴露於太陽下,或因身體感受暑氣,無法排解而引起的病症。患者會出現痙攣、昏睡、體溫升高等症狀。 【造句】夏天氣溫高,站在大太陽底下太久,就很容易中暑。 曝露於太陽底下所引起的病症,出現痙攣、昏睡、體溫升高等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