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誠實的意思

誠實解釋 / 誠實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ㄔㄥˊ ㄕˊ
拼音 chéng shí
簡體 诚实  
相似詞/近義詞 老實 厚道 忠實 誠懇 誠摯
相反詞/反義詞 刁狡 奸詐 欺騙 虛假 虛偽
解釋 誠懇實在,不虛假。《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昭因此深喜後主誠實,並不疑慮。」《紅樓夢.第九三回》:「哥兒的脾氣也和我們家老爺一個樣子,也是一味的誠實。」
詳細解釋
  • 1. 真誠老實。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夫高論而相欺,不若忠論而誠實。”《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勸君出語須誠實,口舌從來是禍基。” 巴金 《談<滅亡>》:“《滅亡》不是一本革命的書,但它是一本誠實的作品。”2. 確實;實在。《後漢書·郭太傳》:“ 林宗 追而謝之曰:‘ 賈子厚 誠實凶德,然洗心向善。 仲尼 不逆 互鄉 ,故吾許其進也。’”《古尊宿語錄·雲峰悅禪師初住翠巖語錄》:“師雲:‘從來叢林極有商量,或有道,須知 黃檗 有陷虎之機。又道,須知 南泉 有殺虎之威。若據與麼説話,誠實苦哉。’”
  • ◎ 誠實 chéngshí[honest] 內心與言行一致,不虛假
  •   「誠實」即是「不欺」和「無偽」,不作假、不說謊、不欺騙就是誠實。  「誠實」既是美德,又是道德原則(例如「做人要誠實」);是人際關係中的道德要求。中國先哲只用一個「誠」字,認為誠不但是人必須履行的道德原則,也是「天道生物」的原則,因為天道不偏不私,永遠「不變」,所以陽光照處,沒有遺漏,也沒有遮掩,〔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依此人也要努力做到誠實不欺,因又說:「誠之者,人之道也。」不欺不只是對人,更要從「不自欺」做起,即是隻有自己知道的事物,或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誠實不變,即是所謂之「不欺暗室屋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很多人常「自欺」而不自知,如該做的事不做,卻找藉口來自圓其說,實際上就是自欺。  英國哲學家麥金泰(A. MacIntyre, 1929~)認為誠實是人在參與社會活動(social practice)中最基本的三項美德之一(另外兩項是勇敢和正義)。其實誠實是人類普遍的要求,尤其在「欺人」方面,平心而論,沒有人願意被別人欺騙,誠應該是一項普遍原則。近年西方為了「善意的欺騙」問題,衍生出許多爭論,衡情處理,「欺」和「不欺」是相反的,如果「不欺」(誠)是道德的,「欺」就決不會成為有條件的道德;「誠」是「理」,「欺」多半緣於情,在情上說得過去的,也要合理才是。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是就倫理的父子有親的親情而言,在兒子袒護父親的一面說法則可,但是偷了別人羊的父親,法律不會因他兒子隱瞞不說,就不予懲罰,「理」和「情」的領域不同,私情不能超越公理。  在不誠實究竟是不是「道德上的惡」一問題上,康德的倫理學(Kantian ethics)認為不誠實是道德上的惡,應絕對禁止;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則認為,假如某些不誠實的作為可以創造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則不誠實的作為並不是絕對的不可以。  誠實為一道德上的要求有普遍性,但在個別事件上,除了以誠為原則外,還要針對個別狀況,但不能違反 「誠實」這個大原則。至於軍事方面,如兩軍相對作戰時,所用的詐欺手段,不是用誠可以衡量的,因為這種狀況的第一原則是「正義」,詐欺是手段,不可同日而語。--作者:但昭偉
  • 真實而不虛假。 【造句】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小孩。
  • 誠懇實在,不虛假。《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昭因此深喜後主誠實,並不疑慮。」《紅樓夢.第九三回》:「哥兒的脾氣也和我們家老爺一個樣子,也是一味的誠實。」
  • 【誠實】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