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處境的意思

處境解釋 / 處境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ㄔㄨˇ ㄐㄧㄥˋ
拼音 chǔ jìng
簡體 处境  
相似詞/近義詞 環境 情況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所處的情境。如:「處境窘迫」。
詳細解釋
  • 所處的境地。 清 馮桂芬 《先慈謝宜人事狀》:“吾惟儉,故處境凡五變,而始終無所苦。” 魯迅 《書信集·致胡今虛》:“不過處境不同,彼此不能知道底細,所以你信中所說,我也很有些地方不能承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十四章:“如果大家都投降了,他的處境會更加困難。”
  • ◎ 處境 chǔjìng(1) [plight]∶所處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況)處境困難(2) [circumstance]∶事件、事實或事物的環境或背景
  •   「處境」一詞是當代存在哲學家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用以說明「此有」(Dasein)所要開顯的三個「存在結構」中的第一重結構,餘兩重結構為「理解」(verstehen)與「言說」(Rede)。海德格認為,所謂的「處境」是產生於當一個作為「此有」的人被帶至他所在的情況(Da)時的「基本存在方式」,這種「處境」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意義。  在海德格的分析中,「此有」的存在性徵就是一種「在有」(In-Sein)或是「在世存有」。此處「在世」的意義係指「此有」雖然居住於世間,但並非全然孤獨的存有,必然要與世界(在海德格的用法中,是指「此有」所理解的精神世界)發生關係。因此,「此有」所具有的「在有」性,並不只是空間上的「在」某一處,也包括了此有對於自己與精神世界所具有的「開顯性」。  海德格分析「此有」開顯自己及世界的三個存在結構(或開顯方式)處境、理解與言說,首先是處境的開顯,理解則隨處境的開顯而一併出現,接下來再隨著處境與理解的開顯,言說亦隨之出現。也就是說,在「此有」的整個開顯過程中,首先顯示出自己的處境,接下來對顯示的處境加以理解,最後再把所理解的對自己說出。在海德格的看法中,這三重存有結構(或開顯方式)不是並行互不相涉,而是以前述方式重疊著。  海德格並進一步說明了「處境」對於「此有」所具有的意義。認為「此有」的處境具有下列的特性:(1)現實性(Faktizit?t)。這種現實性除了表示出「此有」的「在有」性外,也指出了「此有」必須認清自己與現實世界的不可脫離性。(2)被投擲性(Geworfenheit)。「此有」會感到自己不知其何由而來,也不知其何所去。由於這種被投擲性會使人感到無可逃避的無奈。(3)恐懼感(Furcht)。即「此有」受到威脅時所生的感覺,這種威脅可能來自事物,也可能來自別人,但恐懼的最後仍不脫對於「此有」自身所構成的威脅。(4)焦慮(Angst)。與恐懼不同的是,焦慮的物件並不確定,因為其物件包括了「在世存有」本身。當「此有」身處焦慮的處境時,他是孤零零地面對自己的「在世存有」,雖然在表面上衣食無慮,但他仍感到無法安定,只感到世間事物的沈落,這世界變得無關緊要。海德格將「焦慮」稱為「基本處境」,認為透過焦慮可顯示出「虛無」,使人能體會到自己的有限性。  海德格提出「處境」觀念,旨在扭轉西方哲學中過分重視理性認知的錯誤。自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始,西方的主流思想大都以為理性認知是此有開顯的唯一途徑,海德格的「處境」說則強調理性認知的理解系基於對「處境」的理解,使得西方思想中固有的「理解」觀產生了徹底轉變。固然部分學者批評海德格思想有傾向主意說之嫌,但海德格的學說在西方哲學的發展上仍有其地位存在。--作者:方永泉
  • 所處的境況。 【造句】他處境堪憐,急需外界伸出援手。
  • 所處的情境。如:「處境窘迫」。
  • 【處境】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