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開鑿;挖掘。 漢 焦贛 《易林·井之歸妹》:“穿鑿道路,為君除舍。”《漢書·溝洫志》:“奏請穿鑿 六輔渠 ,以益溉 鄭國 傍高卬之田。” 唐 方幹 《路支使小池》詩:“兒童戲穿鑿,咫尺見津涯。” 秦牧 《長河浪花集·中國紅場的旗幟》:“舊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近八十年,但始終像一條力量不足的流水繞著巉巖絕壁,卻無力穿鑿而過似的。”2. 猶牽強附會。《漢書·禮樂志》:“以意穿鑿,各取一切。” 宋 劉克莊 《答楊羿》詩:“棗李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紅樓夢》第一回:“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 朱自清 《陶淵明的深度》:“《擬古》詩第九,怕只是泛說,本書以為‘追痛 司馬休之 之敗’,卻未免穿鑿。”◎ 穿鑿 chuānzáo(1) [bore a hole]∶鑿通;鑿穿(2) [give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非常牽強地解釋,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孔子稱述而不作,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輕侮道術。——《後漢書·徐防傳》挖開、打通。《漢書.卷二九.溝洫志》:「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傍高卬之田。」勉強解釋,牽強附會。《後漢書.卷四四.徐防傳》:「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寖以成俗。誠非詔書實選本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傳聞而欲偉其事,錄遠而欲詳其跡,於是棄同即異,穿鑿傍說,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