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畫家摹寫人物形貌。 唐 杜荀鶴 《八駿圖》詩:“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 明 徐渭 《畫鷹》詩:“ 閩 南縞練光浮膩,傳真誰寫蒼厓鷙?”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謂既工此道,當如畫士之傳真,閣女之刺綉。”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第十一:“奕奕如生的著色畫像,都是將傳真的草稿,慎重託交走 廣 的珠寶客,帶到 廣東 去畫的。”2. 傳授仙道。 明 屠隆 《綵毫記·團圓受詔》:“聞命沾恩,蹔去依光日月,傳真授訣,終當棲志煙霞。”3. 見“ 傳真電報 ”。◎ 傳真 chuánzhēn(1) [portraiture]∶寫真(2) [fax]∶指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檔案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 傳真是將包括照片及影像的固定圖片資料,經過掃描後轉變為電子訊號波,可輸送至別處或立即在本地產生原始資料的複製本。通常傳真輸送透過語音及電話線傳送給任何一具電話機配備之處。傳真機的使用日益普及,圖書館用來寄發訂單、催索和接受館際合作資料、和溝通行政業務等;所以,短時間內傳真在電子檔案傳遞上將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傳真機集影像掃瞄、通訊和列印裝置於一體,基本上還是傾向於人工操作,其有下列的限制: (一)最通用的標準為Group III傳真,複製品較原件差; (二)幾乎沒有作到資料保密; (三)它仰賴使用昂貴的語音及電信,但卻在商業活動中不可或缺。 傳真沒有在開放式系統架構模式中定義,目前共有4組CCITT標準分別訂定機器協定和傳輸技術,詳細說明掃描的方向、掃瞄線的大小和數目、資料壓縮技術、以及定相線。 傳真機自1968年CCITT公佈了G1(Group1)之標準以來已發展了20多年,由於人們對於影象的傳輸需求日益提高,帶動傳真機的蓬勃發展。CCITT於1976年再次公佈了G2標準,其傳送一頁A4檔案之時間約需3分鐘,比G1的6分鐘快了一倍,G1、G2之編碼與傳送方式都採類比式,所以接收品質不理想。1980年CCITT又制定了G3之規格,其傳送方式仍採類比式,但已改成數位編碼(Digital Coding),傳送速度及解析度都躍進一大步,加上資料偵錯及修正功能與資料壓縮技術,更廣被應用。 CCITT為了讓傳真機能配合數位化環境中使用,尤其是在ISDN中使用,於1984年公佈了G4之規格,傳輸一頁A4檔案只需3秒,配備雷射印表機印刷則大約需12秒完成檔案的印出,則非高速傳輸裝置與其配合不可,使用者端裝置的發展與傳輸裝置的發展是相互配合的,沒有傳輸裝置之傳輸速度的搭配,再高速的終端裝置亦無用武之地。高速的傳送速度及絕佳之解析度與列印品質,更是使用者夢寐以求的產品。所以G4傳真機須待ISDN普及化以後才有可能快速成長,預估G4傳真機將在1995-2000年間快速成長,於2000年達到高峰。--作者:蔣嘉寧 一種傳送檔案的通訊方式,在傳輸端掃瞄檔案,並將其轉成數位的影像資料後,經電話線或無線電等通訊媒介,傳送給對方,並在接收端產生被傳輸檔案的拷貝本。利用電波傳送文字、圖片或影像等。 【造句】請您將企劃案傳真一份到國外的分公司。 摹寫形貌。唐.杜荀鶴〈八駿圖〉詩:「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利用電波傳送文字、圖片或影像。如:「請您將企劃案傳真一份到國外的分公司。」傳真電報的簡稱。參見「傳真電報」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