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騷亂貌。《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今王室實蠢蠢焉,吾小國懼矣。” 杜預 注:“蠢蠢,動擾貌。” 唐 韓愈 《平淮西碑》:“常兵 時曲 ,軍士蠢蠢;既翦 陵雲 , 蔡 卒大窘。”2. 無禮義貌。《楚辭·劉向<九嘆·惜賢>》:“盪渨涹之姦咎兮,夷蠢蠢之溷濁。” 王逸 注:“蠢蠢,無禮義貌也。言己欲盪滌讒佞汙穢之臣,以除姦惡,夷滅貪殘無禮義之人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幼蓉》:“觀此蠢蠢者,豈得為人類哉?”3. 眾多而雜亂貌。 晉 郭璞 《蜜蜂賦》:“嗟物品之蠢蠢,惟貞蟲之明族。” 唐 寒山 《詩》之三○三:“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4. 蠕動貌。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句容水脈》:“ 吳 孫權 赤烏 八年,遣校尉 陳勳 ,漕 句容 水道……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唐 李鹹用 《放歌行》:“蠢蠢荼蓼蟲,薨薨避葵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八大王》:“回顧村舍全渺,惟一巨鱉,蠢蠢入水而沒。”5. 愚昧無知貌。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那兩個蠢蠢之物,伴著夥泛泛之才,每日價貪圖花酒,潑使錢財。” 明 劉基 《醫說贈馬復初》:“天地闢而人生,蠢蠢焉,聖人出而後異於物。”《明史·趙世卿傳》:“陛下勿謂蠢蠢小民可駕馭自我,生殺自我,而不足介意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 劉 自奉母以外,諸事蠢蠢,如一牛。”6. 指愚民,愚笨之人。 唐 元稹 《祈雨九龍神文》:“今夫蠢蠢何罪,物物何知,使不肖者長理,而災害隨至,無乃天之降罰不得其所耶?” 明 方孝孺 《勉學詩》之一:“及時不努力,老大成蠢蠢。”7. 無思無慮貌。《雲笈七籤》第五六:“蠢蠢陶陶,滔滔樂樂,不知天地大小,不知日月迴轉,可以八百一十年為一大運耳。” 明 馬愈 《馬氏日抄·蝦蟆》:“視其蠢蠢然一物,而從人之教習如此,其性之靈也何如?”◎ 蠢蠢 chǔnchǔn[stirringly;turbulence and intranquility] 形容愚笨的樣子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龔自珍《病梅館記》蟲類蠕動的樣子。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一》:「遣校尉陳勳漕句容中道破瑤,掘一黑物,……長數十丈,蠢蠢而動。」騷亂的樣子。《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今王室實蠢蠢焉。」無禮儀的樣子。《楚辭.劉向.九嘆.惜賢》:「蕩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