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形容瘦。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八:“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髮蓬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再看那小子時,卻是生得骨瘦如柴,臉上更是異常瘦削。” 丁玲 《三日雜記》:“她的四肢都伸不直,關節在瘦削的胳膊、手指、腿的地方都突的暴了出來,就像柳樹的節一樣。”2. 謂肌肉減削,變瘦。 許傑 《改嫁》:“她的女兒是瘦削得不像人樣了。”3. 形容細長直立。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巫山十二峰名》:“俊石十二,玲瓏瘦削如山峰離立。” 魯迅 《野草·好的故事》:“河邊枯柳樹下的幾株瘦削的一丈紅,該是村女種的罷。”4. 猶瘦硬。《孽海花》第十九回:“﹝ 小燕 ﹞瞥見門上新貼一幅淡紅鐵砂箋的門對,寫得英秀瘦削。”參見“ 瘦硬 ”。◎ 瘦削 shòuxuē[scraggy;be very thin;gaunt] 消瘦得像被削過一樣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祝福》道靜拉住她瘦削的手,聲音顫抖著。—— 楊沫《青春之歌》形容身體極為消瘦。 【造句】這場大病,使得原本羸弱的她,更加瘦削了。 身體消瘦,肌肉減削。《南史.卷六二.賀瑒傳》:「昔腰過於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詩一八首之八:「床蓆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髮蓬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