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美味。《呂氏春秋·適音》:“口之情慾滋味。” 高誘 注:“欲美味也。”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故 孔子 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樂使人無慾,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2. 味道。《管子·戒》:“滋味動靜,生之養也;好惡喜怒哀樂,生之變也。” 漢 張衡 《南都賦》:“酸甜滋味,百種千名。”《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鼻能審氣息,舌能別滋味。” 葉聖陶 《隔膜·潛隱的愛》:“伊從沒吃過糖果,也不知道糖果是什麼滋味。”3. 引申指苦樂感受。《隸釋·漢議郎元賓碑》:“加有聰明叡哲之才,博五經之滋味。”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淒涼可憫。”《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二位老長官好不覩事!想他還掉不下水中滋味,多分又去變鯉魚玩耍去了。” 清 黃景仁 《重九夜偶成》詩:“差喜衰親話真切,一燈滋味異他鄉。” 冰心 《拾穗小札·國慶節前北京郊外之夜》:“她看到我們這一陣陣歡樂的火花,她心裡是什麼滋味?”◎ 滋味 zīwèi[taste] 味道鮮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比喻感覺。 【造句】辛苦的努力有了收穫,令他嚐到成功的滋味。 泛指食物酸、甜、苦、辣、鹹等味道。 【造句】這魚湯滋味鮮美,令人口齒留香。泛指食物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如:「這魚湯滋味鮮美。」《西遊記.第二四回》:「哥哥,吃了忙了些,不像你們細嚼慢嚥,嚐出些滋味。」《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買了兩個蕃譒片嚼嚼,到覺得有些滋味。」比喻感覺。宋.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我只好在廚房裡端菜,送到門簾子外頭,讓他們接進去。這是什麼滋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