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自我的意思

自我解釋 / 自我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ㄗˋ ㄨㄛˇ
拼音 zì wǒ
簡體 自我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1.個人自己。如:「自我檢討」、「自我約束」。
2.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別人,不要一切以自我為標準。」
3.哲學上指永遠不變的精神之我。
4.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係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詳細解釋
  • 1. 指自己。 清 譚嗣同 《怪石歌》:“自我欽之若危岫,濁酒以酹歌以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有人既發展自我的個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礙他的主觀的困難而進取,屈伸自如,從容自在。”2. 謂自己對自己。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這種教育工作是人民內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3. 自己肯定自己。《文選·陸機<豪士賦>序》:“夫我之自我,智士猶嬰其累,物之相物,昆蟲皆有此情。” 呂延濟 注:“自我謂自説己是,相物謂物皆相輕。”4. 相偶;相依。自,猶相。 宋 蘇軾 《戲書樂天身心問答後》詩:“ 淵明 形神自我, 樂天 身心相物。”
  • ◎ 自我 zìwǒ(1) [self;oneself]∶自己自我吹噓(2) [ego]∶與現實有關的個性的意識部分
  • 舞蹈治療名詞。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提出的建構人格三大部份之一,認為自我是後天發展而成的,以符合現實、有效的方式來引導個體的行為,居中調和個體內在需求慾望與外界道德規範之衝突,利用思考計劃、推理、判斷等較高之心智歷程運作。--作者:鄭溫暖
  •   自我一辭,據〔當代牛津英語字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1984),指為人或物的個性(Individuality)或本質;此時的人或物為內省或反省的物件。在一般用語上,自我與「實我」(Ego)、「人格」(person)、「個性」(individuality),甚至「靈魂」(soul)均可說是同義字,率指人的自覺個體(self-conscious unity)。就哲學而言,上述名詞多常互動使用,然而在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往往與其他名詞有別,獨具意義。  傳統西方哲學以「自我」(ego, self)一辭與「別人」(the other)相對,指個人內在的精神狀態,有時也指個人的靈魂(以之為個人的精神實體)。此時「自我」顯示人除了肉體之外,尚有獨立的靈魂存在,其作用即發為心靈(mind)的各種活動:如思維、情感、意志、欲惡等。十七世紀法哲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在其〔沉思錄〕(Meditations on Metaphysics)中主張自我的本質是思維,其存在先乎經驗,且為統合意識之中諸多經驗活動者;自我乃獨立自存的靈魂實體,不受外在環境與後天經驗的影響。笛卡爾之後的歐陸理性主義者,大多接受這種觀念,但是以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為首的英國經驗主義者則反對笛卡爾的學說。洛克在〔人類悟性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認為從經驗事實的觀點來看,自我不能持續思維,比如人在睡夢之中無法有自我意識。若以思維為自我的本質,便會產生「人格同一體」(Personal Identity),有喪失一個標準的困難(即同一人有時自覺,有時又不自覺)。因此洛克認為為了保障「人格同一體」,當明辨自我乃起於對經驗所提供諸多觀念的自覺,思維亦有賴於經驗提供的觀念,始有發揮作用的可能。洛克之後,休姆(David Hume, 1711~1776)在〔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中以極端經驗主義(Radical Empiricism)的立場,主張「自我」並非一單純概念或實體,而是一束印象的總和。休姆於是否定自我的「人格同一體」與靈魂實體說,而以自我為經驗意識的連續之流,是想像力總括心靈之中各種知覺的結果。  與休姆同時代的法哲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則提出與哲學傳統大異其趣的「自我觀」。盧梭在其教育名著〔愛彌兒〕(Emile)中,以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浪漫情緒主義(Romantic Emotionalism)的觀點,主張自我的本質並非理性思維,而是情感(feeling)。自我觀念的產生,起於自愛(self-love)的情感。自我是為——精神、情感存有,其特質在自愛愛人,自由自主。盧梭以非理性的情緒因素為自我的驅策力,對當代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以及心理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頗有啟發之功。  盧梭之後,德哲康德(I. Kant, 1724~1804)在〔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以先驗哲學(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的立場提出自我觀。首先將自我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根據內感官(innersense)而產生的意識,或可稱為經驗統覺(Empirical Apperception),此時意識內容變動不居,且以感覺材料(empirical data)為物件;一是根據意識個體(unity of consciousness)而來的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此時意識綜合統一所有經驗之多樣性(manifold),進而預設所有經驗之可能性,將一切實有與可能的知覺皆綜合歸於單一先驗統覺體(transcendental unity of apperception)之中。康德於是認為先驗自我(transcendental self)有別於經驗自我(empirical self),是一切認識經驗之所以可能的先天必然條件(a priori condition)。先驗自我既不是理性主義者認為的靈魂實體,也不是經驗主義者認為的「人格同一體」,而是純粹的自我意識,是先驗主體性(transcendental subjectivity)的基地。  康德以降,西方哲學自我學說的發展大多沿襲上述四派的原理為導向:(1)理性主義導向:如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 (2)經驗主義導向:如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杜威(John Dewey)等; (3)非理性主義導向:如存在主義、海德格(M. Heidegger)等; (4)先驗哲學導向:如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皮亞傑(J. Piaget)等。  除了有關自我的哲學研究外,現代心理學中有所謂之自我心理學(Self-Psychology)。心理分析學派自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39)以降,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的個別心理學(Indiuidual Psychology),容格(C.G. Jung, 1875~1961)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 Psychology),乃至杭妮(Karen Horney, 1885~1952)、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等莫不以「自我」為研究主題。他如阿爾波特(G. Allport, 1897~1967)、馬士洛(A. Maslow, 1908~1970)、羅吉斯(C. Rogers, 1902~1987)皆為極具影響力的自我心理學家。在心理學的諸多理論中,「自我」與「實我」時有不同意義。如以容格的自我心理學為例,「實我」是意識的機關,「自我」則是個別化(individuation)的樞紐,其功能來自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此外社會心理學家米德(G.H. Mead, 1863~1931)也區分「社會我」與「生物我」之不同。在〔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中,米德認為生物的個人經過社會化的歷程,認同適合的社會角色(social roles),逐漸產生心靈活動與自我觀念。語言溝通、環境刺激、以及個人的反省能力等,均為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說沒有社會化的歷程,就沒有自我。自我是社會存有(a social being),其道德性、目的與價值判斷,均與其身處的社會結合。--作者:俞懿嫻
  • 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 【造句】做任何事都得想到別人,不能太自我。
  • 個人自己。 【造句】自我檢討、自我約束
  • 個人自己。如:「自我檢討」、「自我約束」。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別人,不要一切以自我為標準。」哲學上指永遠不變的精神之我。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系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 【自我】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