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廣闊無邊的樣子。 晉 潘岳 《哀永逝文》:“視天日兮蒼茫,面邑里兮蕭散。” 唐 楊炯 《登祕書省閣詩》序:“林野蒼茫,青天高而九州迥。” 明 沉鯨 《雙珠記·月下相逢》:“猿嘯暮天長,景色淒涼,盤迴百里路蒼茫。” 劉白羽 《日出》:“人們不難想象,那雄渾的天穹,蒼茫的大海,從黎明前的沉沉暗夜裡,升起第一線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這該是何等壯觀。”2. 模糊不清的樣子。 南朝 樑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海上多雲霧,蒼茫失洲嶼。” 唐 王昌齡 《沙苑南渡頭》詩:“蓬隔蒼茫雨,波連演漾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悵立少時,聞村犬鳴吠,蒼茫中見樹木屋廬,皆故里景物。” 茅盾 《子夜》四:“ 曾滄海 在蒼茫的暮色中一見那人頷下有一撮小鬍子,便知道是 吳府 總管 費小鬍子 費曉生 。”3. 猶匆忙。 唐 杜甫 《北征》詩:“ 杜子 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仇兆鰲 注:“蒼茫,急遽之意。”◎ 蒼茫 cāngmáng[boundless;vast;indistinct] 空曠遼遠蒼茫大地暮色蒼茫曠遠無邊,視野迷茫的樣子。 【造句】黃昏時,獨立於曠野之中,只覺天地一片蒼茫。 曠遠迷茫的樣子。唐.王維〈山居即事〉詩:「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唐.高適〈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也作「滄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