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謂朝廷加恩赦免科賦。 南朝 齊 蕭子良 《請停臺使檢課表》:“值今夕酒諧肉飫,即許附申赦格;明日禮輕貸薄,便復不入恩科。”2. 宋 時科舉,承 五代 後晉 之制,凡士子於鄉試合格後,禮部試或廷試多次未錄者,遇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稱“恩科”。 清 代於尋常例試外,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併舉行,則稱恩正併科。 宋 梅堯臣 《送陳賢良忠正軍籤判》詩:“書對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清 姚鼐 《嚴冬友墓誌銘》:“辛卯恩科會試, 劉文正 為考官。”參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恩科》、《宋史·選舉志一》、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恩科》等。 恩科是常科以外恩詔額外增加的一次考試。清制,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於子、午、卯、酉年辦理,但如遇國家慶典,如皇太后、皇帝生日、皇帝登極,大規模作戰之凱旋等,有恩詔宣佈於是年加考一次,稱為恩科。一般鄉試均規定各省個別錄取人數,稱為中額或解額。恩科所增加錄取之人數則為廣額。又恩科之年如與原鄉試之年相逢,則將原鄉試提前或延後一年舉行,原鄉試之中額即改為廣額。對於眾多之應試者而言,恩科實為可遇而不可求之機會。--作者:程祿基 明、清的科舉考試本按一定年歲舉行,朝廷有慶典特恩,則加開恩科取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