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訝鼓的意思

訝鼓解釋 / 訝鼓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ㄧㄚˋ ㄍㄨˇ
拼音 yà gǔ
簡體 讶鼓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一種鄉村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戲。也稱為「村里迓鼓」、「迓鼓」。
詳細解釋
  • 宋 代民間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戲之一。又名迓鼓或村裡迓鼓。相傳創始於軍中。舞者裝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業的種種人物。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教軍士為訝鼓》:“ 王子醇 初平 熙河 ,邊陲寧靜,講武之暇,因教軍為訝鼓戲,數年間遂盛行於世。其舉動舞按之節與優人之詞,皆 子醇 所製也。或雲 子醇 嘗與西人對陣,兵未交, 子醇 命軍士百餘人裝為訝鼓隊繞出軍前,虜見皆愕眙,進兵奮擊,大破之。”《宣和遺事》前集:“三官此夕歡諧,金蓮萬盞,撒向天街。訝鼓通宵,花燈竟起,五夜齊開。”參閱《類說》卷四七引 宋 範正敏 《遯齋閒覽》。
  • 舞名。宋代民間舞隊名目之一。節日在廣場上表演的民間舞蹈。舞者裝扮成各類人物,在鑼鼓伴奏聲中作舞。宋人書中載有王子醇創制《訝鼓》之說。《遁齋閒覽》:「迓鼓戲,王子醇初平熙河,教軍士為迓鼓之戲,遂盛行於世。其舉動舞按之節與優人之詞,皆子醇所制也。或雲子醇與西人對陣,命軍士百人裝為訝鼓隊,繞出軍前,虜見皆驚諤,乃奮兵進擊,大破之」(《類說》卷四十七引)。王子醇創制訝鼓流傳於世的說法,宋人彭乘的《續墨客揮犀》也有記載。關於訝鼓的內容和形式,《宣和遺事》記十二月預賞元宵時「訝鼓通宵」;元.張可久《折桂令.幽居次 》曲:「攛斷著小丫環舞元宵迓鼓」(《全元散曲》上)。說明《訝鼓》一般在元宵時表演。但有時也在其他時間表演如:《東京夢華錄.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寫在露臺上呈演的社火中也有訝鼓。《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如舞訝鼓然,其間男子、婦人、僧道、雜色,無所不有,但都是假的。」說明《訝鼓》裝扮各類男女人物。無名氏散套《越調鬥鵪鶉》:「鬧嚷嚷的訝鼓喧天」(《全元散曲》下)。明。朱有燉《黃鐘醉花陰》散套:「舞訝鼓歡聲恰似雷」(《誠齋樂府》)。說明《訝鼓》表演時氣氛熱烈喧鬧。至今山西等地民間仍流傳《訝鼓》,據傳起於宋代。--作者:王克芬
  • 一種鄉村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戲。也稱為「村裡迓鼓」、「迓鼓」。
  • 【訝鼓】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