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亦作“ 要眇 ”。1.精深微妙。《老子》:“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三國志·吳志·劉惇傳》:“ 惇 於諸術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窮盡要妙,著書百餘篇。” 宋 司馬光 《河上督役》詩:“高論探要妙,佳句裁清新。”2. 美好貌。《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注:“要眇,好貌。” 晉 成公綏 《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故絲竹之音要眇,木革之音殺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侯》:“仰視,一雛姬憑閣上,妖姿要妙,不覺注目發狂。” 要妙是深遠的樣子,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意思是說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師,不善良的人則是善良的人教導的物件。如果不能尊敬禮遇老師,不能愛護憐惜受教的人,雖然自認為明智,實際上卻是大不智。若能明白這道理,便算得上把握了深遠玄妙的大道了。「要妙」一辭河上公解作「微妙要道」,〔老子校釋〕的作者朱謙之與〔老子正詁〕的作者高亨都認為「要妙」的「要」通「幽」,「幽妙」就是深妙的意思。 「要妙」之道承自「襲明」之理(參目「襲明」),「襲明」是智慧的表現,老子認為德行完美的人善於救人救物,在聖人眼中沒有棄人棄物(沒有無用或不可救藥的人);「要妙」則是粗略地將人分為兩類,一類善良,一類不善良,這兩類人前者可貴,後者可愛。所以嚴幾道說:「人二,善不善而已。吾能貴愛之,天下尚有棄者乎?」如果能敬禮善人,愛惜不善的人,天下就沒有 「棄人」了。「要妙」就是聖人體會的無私之理;把握要妙之道的人視智愚賢不肖皆有可取之處,智者賢人固然是可貴的教師,愚昧不肖的人正是施教的物件,具備成善的潛能。--作者:俞懿嫻 精微美好的樣子。《文選.成公綏.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唐.沈既濟《任氏傳》:「察神人之際,著文章之美,傳要妙之情,不止賞玩風態而已。」也作「要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