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玄遠;微妙。《淮南子·說山訓》:“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後漢書·馮衍傳下》:“ 衍 聞明君不惡切慤之言,以測幽冥之論。”《雲笈七籤》卷四四:“太上玄一,九星吐精;三五七變,洞觀幽冥。”2. 幽暗;黑暗。 漢 王符 《潛夫論·明忠》:“夫術之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餘;有餘,故能兼四海,而照幽冥。” 徐遲 《牡丹》:“ 魏紫 感到大地在她足下裂開一道縫,她往下掉落到幽冥的深淵中。”3. 引申為暗地裡,暗中。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世稱 柳下惠 之行,言其能以幽冥自修潔也。”4. 闇昧;昏庸。《漢書·劉歆傳》:“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 顏師古 注:“幽冥,猶闇昧也。”5. 幽僻;荒遠。《漢書·賈捐之傳》:“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飢饉,保全元元也。”6. 地府;陰間。《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嗟乎夫子,永安幽冥;人誰不沒,達士徇名。” 呂向 注:“幽冥,地下也。” 唐 白居易 《祭弟文》:“豈幽冥道殊,莫苦拘礙;將情爽遷散,杳無覺知。”《明史·刑法志二》:“而不知彼所戕害者,皆含冤蓄憤於幽冥之中。” 戴望舒 《祭月》詩:“他一定是瘦了,過著飄泊的生涯,在幽冥中,但他的忠誠的目光是永遠保留著的。”7. 借指死者。《晉書·禮志中》:“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終苴絰於草土,以存此痛。”◎ 幽冥 yōumíng(1) [dim]∶昏暗;闇昧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幽冥。——《淮南子·說山訓》(2) [the nether world]∶指陰間冤魂痛於幽冥。——《後漢書·袁譚傳》倘或天門閉上,你還說幽冥文書送到兜率宮去的。——《西遊記》佛教指陰間地獄及餓鬼道而言。 【造句】他生就一雙陰陽眼,能上視天庭,下燭幽冥。 昏暗不明。 【造句】他迷失在幽冥的森林裡,找不到出路。暗眛。《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佛教指地獄及餓鬼道而言。也稱為「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