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古代求雨時舉行的伴有樂舞的祭祀。《周禮·春官·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周禮·春官·女巫》:“旱暵則舞雩。”2. 指舞雩臺。《論語·顏淵》:“ 樊遲 從遊於舞雩之下。”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舞雩之處,有壇墠樹木,故下可遊焉。”3. 《論語·先進》:“浴乎 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後指樂道遂志,不求仕進。 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賡之以 文王 、 宣父 之操,優遊夷愉,廣厚高明,追三代之遺音,想舞雩之詠歎。”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龔深甫》之一:“講肆劇談兼 祖 謝 ,舞雩高蹈異 求由 。” 明 高攀龍 《會語》:“ 康節 如空中樓閣,他天資高,胸中無事,日日有舞雩之趣,未免有玩世意。”◎ 舞雩 Wǔyú[Wu attar] 臺名。是魯國求雨的壇,在現在曲阜縣東。古代求雨祭天,設壇命女巫為舞,故稱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種祭祀風乎舞雩。——《論語·先進》《周禮.卷十二、卷二十六》、《宋史.卷一百三十二》、《清史稿.卷八十三》。--作者:劉鳳學 儀式。又稱謂雩祀或大雩。古代每當天旱不雨時,即在郊外設壇,舉行祭天祈雨之禮。周朝(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時,舞師平日負責教授《皇舞》,遇有旱災則率領舞者參與祭祀,表演《皇舞》祈求降雨。同時代之司巫也負責此項工作;當國有大旱,司巫即率領男女巫在舞雩之禮中跳舞祈雨。由帝王主持祭天求雨之儀式,一直延續至清朝(1644~1911),清乾隆七年(1742)制定大雩禮,明定用舞童十六人,衣玄衣,分八行,執羽翳,行三獻禮,樂止乃起舞。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旱不雨,乾隆(1736~1795)曾至社稷壇,舉行大雩祭禮,並由舞童舞羽歌詠。古代祭天求雨的儀式。《周禮.春官.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祭天求雨的地方。《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