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有關典章制度的文字資料和多聞熟悉掌故的人。《論語·八佾》:“ 夏 禮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禮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 朱熹 集註:“文,典籍也;獻,賢也。” 宋 陸游 《謝徐君厚汪叔潛攜酒見訪》詩:“衣冠方南奔,文獻往往在。”2. 專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 元 楊維楨 《送僧歸日本》詩:“我欲東夷訪文獻,歸來中土校全經。”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餘邑先輩,文獻無徵,每以為恨,故於群書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録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白》:“不過這原是一點文獻,並非入門書。”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由於這些研究員的堅持,數學研究所繼續訂購世界各國的文獻資料。”◎ 文獻 wénxiàn[document;literature]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文獻一辭最早見於[論語],但是後人的理解及用法則有不同。[論語.八佾篇]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宋朱熹[論語集註]說:「文,典籍也;獻,賢也。」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更申論說:集註「文謂典冊,獻謂秉禮之賢士大夫。」則文獻二字,是分指典籍與賢才。 在朱熹之後,馬端臨作[文獻通考],對文獻的定義予以擴大,其自敘說:「凡敘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證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採而錄之,所謂獻也。」謂文獻分指各種典籍、史乘及賢人的見聞和議論,與朱說似無太大差異;但若查核[文獻通考]的內容,則包括:田賦考、錢幣考、戶口考、職役考、徵榷考、市糴考、士貢考、國用考、選舉考、學校考、職官考、郊社考、宗廟考、王禮考、樂考、兵考、刑考、經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緯考、物異考、輿地考、四裔考等,顯然在馬氏的觀念中,文獻還包括歷代的禮儀、制度等方面;而由於[文獻通考]一書的影響,歷來學者大都採取類似看法。 近代以來,由於出版事業的發達,各種儀節、制度、議論、掌故等,多已見諸文字圖表,成為書籍;而載有圖、文的文物資料也大量出土,再加上科技的發展,遂產生了各種聲像和機讀文獻,使得資料呈現的方式與種類,與古代大不相同。故自今日而言,文獻應泛指一切資料的載體;換言之,凡藉語文或影象形式,經過雕刻、陶鑄、繪寫、印刷、拍攝、錄儲,以儲存或流傳的各類書籍、圖錄、報刊、檔案、檔案,以及各種音影碟帶等,通稱文獻。若據形式及性質來分,文獻可分為文物資料(如陶文、甲骨文、金文、石刻、簡書、泉布、封泥、璽印文、磚文、鏡銘等)、圖書資料(如書籍、手稿、圖繪、拓片、報刊、檔案、信札、日記等)與聲像及機讀資料(如錄音帶、錄影帶、微卷、微片、幻燈片及電腦磁片、光碟等)3大類。其中第2類習稱為圖書文獻,一般所謂的文獻,大都指此而言;如果專指與傳統文、史哲學有關的部分,可稱為古典文獻;如果強調與中國有關的部分,則統稱為中國文獻。--作者:黃沛榮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造句】圖書館珍藏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獻。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宋.朱熹.集註:「文,典籍也。獻,賢也。」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