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佛教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唐 義淨 《大寶積經》卷五六:“我求圓寂,而除欲染。” 唐 李白 《地藏菩薩贊》:“焚蕩淫怒痴,圓寂了見佛。” 王琦 注:“ 賢首 雲:‘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水滸傳》第一一九回:“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紅樓夢》第十七回:“他師父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參見“ 涅槃 ”。◎ 圓寂 yuánjì[(monk or nun) pass away] 佛界語,指僧人死後昇天我求圓寂,而除欲染。——《大寶積經》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紅樓夢》佛教上指出家人去世。 【造句】老和尚一生勤於修行,以百歲高齡圓寂。 △滅度、涅盤 佛教用語:(1) 修行人滅除煩惱,不再生死輪迴的境界。尤其指證悟解脫的佛或阿羅漢的去世。〈一百五十贊佛頌〉:「慄粒以分身,爾乃居圓寂。」也作「涅盤」、「寂滅」。(2) 中國一般習慣稱出家人的去世。《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罷,老道人自去殿上燒香掃地,不知玉通禪師已在禪椅上圓寂了。」也作「滅度」、「涅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