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因極度不滿而情緒激動。《漢書·魏相傳》:“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軍士皆憤怒,大呼曰:‘都招討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明 方孝孺 《與友人論井田書》:“且 王莽 之亂,非為井田也,欺 漢 家之老母而奪其璽,稱制於海內,海內之人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變奮起。” 魯迅 《華蓋集·雜感》:“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憤怒 fènnù[anger;wrath;fury;indignation] 非常氣憤(激動到極點)《張氏心理學辭典》 1992、《舞蹈律動治療》民國七十五年。--作者:劉麗雲 舞蹈治療名詞。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當個體遭遇外在的刺激時,例如:受到攻擊、挫折或羞辱等的情緒反應。憤怒時,身體和臉部都會有變化。舞蹈治療可協助患者藉由肘或膝部動作將憤怒情緒發洩出來,或藉創造性活動將不滿的情緒抒發;或藉由音樂和團體互動使憤怒的情緒放鬆下來。舞蹈治療能使患者瞭解自己憤怒的最後界限,並在自我控制中得到成就感和自由。生氣、發怒。 【造句】他的個性溫和,很少看見他如此憤怒。 生氣、發怒。《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陳留王奐傳》:「吳將呂興因民心憤怒,又承王師平定巴蜀。」《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劉銖屍棄於市,軍士憤怒,有碎磔其肉以餧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