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地表(如岩石等)被風力逐漸破壞。這種現象在沙漠地區特別顯著。《文匯報》1992.4.12:“‘雅丹’即風蝕地貌,是 羅布 窪地的一大自然景觀。”◎ 風蝕 fēngshí[wind erosion] 地殼物質被天然作用(包括風化作用、溶解作用、磨蝕作用和搬運作用)所破壞並被帶走的地質作用;特指地面被破壞,同時物質顆粒(如土壤)被流水、冰川或風所帶走 風蝕作用即是風吹過地表造成的沖蝕作用。風蝕作用主要是透過兩個過程進行:一是風磨蝕作用(abrasion),一是風吹蝕作用(deflation)。風磨蝕作用是指風攜帶的砂石磨蝕岩石或地層的一種破壞作用。通常風帶動的砂石大半都集中在地面及地面以上半公尺高的空中。風吹蝕作用是指風將未固結的物質吹走的一種破壞作用。在臺灣沿海地帶,這兩種破壞作用均常出現。譬如北部沿海白沙灣附近的風稜石是風磨蝕作用造成的;西南部沿海沙丘的移動乃是風吹蝕和風堆積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 風蝕作用的大小由兩個因子決定,即風速和地面粗糙度。風吹蝕土壤達到嚴重災害程度,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氣候非常乾燥,第二是要有大尺度的穩定盛行風。氣候乾燥是年平均降雨量稀少;大尺度盛行風是指行星尺度而言,風向終年盛行,而且變化小。通常在沙漠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少於250公釐,而且風向大致恆定,因此風蝕作用嚴重。 臺灣氣候溼潤,所以風造成的土壤沖蝕不如降雨船嚴重。不過在沿海地帶,仍不可忽視。 地表被風力逐漸破壞,在沙漠地區特別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