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德操的意思

德操解釋 / 德操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ㄉㄜˊ ㄘㄠ
拼音 dé cāo
簡體 德操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德行操守。《荀子.勸學》:「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詳細解釋
  • 1. 謂有德而能操持。《荀子·勸學》:“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德操,謂有德而能操持也。”2. 道德操守。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司馬溫公 與 蘇子瞻 論茶墨俱香……譬如賢人君子,黔晳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
  • ◎ 德操 décāo[moral conduct and personal integrity] 道德修養他的德操堪稱楷模
  •   德操意指有品德者必有操守,並能擇善固執,生死不渝。荀子在〔勸學篇〕中主張教育的目的在陶成完善人格,其方法則在透過對詩書禮樂等有價值的文化典籍的學習,使之內化為自身的品格,如此必能堅持道德操守,生死以之,毫不動搖。〔勸學〕中說:「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即誦經)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意思是說學習受教目的在全善盡德;不通人倫之道、不能貫徹仁義之行,就不足以稱得上是善於學習。必須盡善盡美,才稱得上是學習。君子知道必須人格整全純粹才完美,所以誦讀詩書,將知識貫通起來,以古人為模範,排除有害心靈之事,善加持養。所以權勢利害不能使他傾倒,群眾不能使他移易,整個天下也不能使他動搖。生死以之,絕不改變。如此有道德操守的人,才能堅定為人處世的原則,因應外物,不為所惑。這樣才能算得上是有道德成就、人格完善的人。  由此可見荀子學說雖一面強調外在環境、積習經驗對於教育學習的重要,另一面卻以人格的完成為教育的最終目的。「德操」之為行為操守雖表現於外,卻有賴於自身內在的人格完成-即「成人」。有人格者堅毅自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荀子補註〕作者郝懿行因而引〔中庸〕之言,說明「德操」的意義:「德操謂有德而能操持也。生死由乎是,所謂國有道不變塞,國無道至死不變者,庶幾近之。故云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唯有有道德人格的人,才能因應變局而不放棄原則。以此在荀子看來,與其教導學生肆應變遷的環境,無寧培養其堅毅的道德人格。因為無論環境如何變遷,人還是有確切不移的為人的道理。人格教育實為最重要的教育工作,且最易為人所忽略。--作者:俞懿嫻
  • 德行操守。《荀子.勸學》:「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 【德操】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