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併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唐 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2. 老子 《道德經》的省稱。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閉簾注《道德》,開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瓚 《康素子雜言》詩:“《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3.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水滸傳》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惱犯了你,你因何夜來越牆而過,入來把斧劈我?若是我無道德,已被殺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忽二女鬼現燈下,向僧作禮曰:‘師等皆飲酒食肉……煩師傳語主人,別延道德高者為之,則幸得超生矣。’”◎ 道德 dàodé(1) [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裡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2) [moral]∶合乎道德的 道德是人類分辨善惡對錯之行為的規範總體。西方哲學中多把道德納入於倫理學中討論。 在道德規範方面,對道德義務討論的較多,其次常就法律與道德相併討論,重在何者為「是」(right)和「公道」(equity)的問題。就契約論而言,霍布斯(T. Hobbes)認為道德指的是遵從國家所定立的行為原則。因為人類在原始自然狀態下,人人均有極大的自由,能為所欲為。但由於人需要資源,而資源又有限,為了生存,人們必須不斷地爭奪,以獲取資源。在這種過程中,又發現即使力氣或個人能力優於別人,亦有被別人聯合而致敗的可能。為了每個人的生命設想,便放棄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交給一位公認的執法者,讓他在維持人們基本生存權的原則下,遵從他所訂立的法律。執法者因而享有極大的權力,對不守法者加以制裁。故霍布斯以為道德指的是守法的行為。而就義務論來看,康德(Imm. Kant)認為人有理性,依從自己的理性而實踐德行時,才能顯出自身有價值,而不再是受自然因果法則制約的個體。德行是其他動物所缺乏的,只有有理性者依理性而行才能完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受制於自然法則,即餓了要吃飯、有慾望就要發洩,但人同時也有理性,在追求自然需求的滿足時,會考慮其正當性及合法性。所以當人能以理性為行動的主導,依其所產生的法則作行動原則時,即已脫離了自然生物的一面,而達到尊嚴且獨特的存有者。人之所以要有道德,即是為了顯示人存在的價值,而道德指的即是理性自為立法時,行動者所表現的行為,故而是一項自發的,不受外在因素所制約的行動。 這些觀點,在教育中應當瞭解學生自發地完成道德的意義,成為自主具有道德的人。--作者:朱啟華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遵循的規範與準則。 【造句】道德法規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範與準則。《易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