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和牛宿。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路已分於 湘 漢 ,星猶看於鬥牛。” 唐 賈島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詩:“踏雪攜琴相就宿,夜深開戶鬥牛斜。” 陳毅 《中秋》詩:“夜闌倍覺寒光滿,欲向天河射鬥牛。”2. 指 吳 越 地區。因其當鬥、牛二宿之分野,故稱。 宋 曾鞏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詩:“幸逢懷紱入鬥牛,喜得披山收寳玉。”3. 指鬥牛服的服色。《明史·輿服志三》:“尋賜群臣大紅紵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 文斐 《寄贈今希約真》詩:“貺我皆金玉,羅胸盡鬥牛。”參見“ 鬥牛服 ”。4. 傳說 晉 初時,鬥、牛之間常有紫氣照射, 雷煥 以為是寶劍之精上徹於天所致。見《晉書·張華傳》。後因以鬥牛指代寶劍,亦泛指劍。 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吞劍》:“亡命居然彈鋏遊,還能飲刃向咽喉。中藏戈戟人間有,莫道胸能吐鬥牛。”亦作“鬭牛”。1.驅牛相鬥比勝負的遊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博弈嬉戲·鬥牛》:“《成都記》曰:‘ 李冰 為 蜀郡 守,有蛟暴,入水戮之。己為牛形。約曰:江神亦必牛形,白帶者我也。須臾有二牛鬭,武士射其神,斃。 蜀 不復病水。’由是鬭牛之戲,今世尚或有之,蓋自 秦 世之始也。” 明 羅日褧 《鹹賓錄·南夷志三·貴南諸夷》:“二人謝去,相謂曰:‘惟鬭牛事可以誘致 溪(苗 砦主 阿溪 )、 剌(阿剌 )也。’” 魯迅 《偽自由書·觀鬥》:“看今年的《東方雜誌》才知道 金華 又有鬥牛,不過和 西班牙 卻兩樣的, 西班牙 是人和牛鬥,我們是使牛和牛鬥。”2. 相鬥的牛。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二章:“副隊長叫著把頭一低,像只鬥牛般的撞了過來。”◎ 鬥牛 Dǒuniú[Dou Xiu and Niu Xiu] 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和牛宿氣衝斗牛,聲震天地。——《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鬥牛 dòuniú[bullfight] 挑逗牛與牛或牛與人相鬥一種傳說中的野獸。明代賜內臣勳戚的朝服,均繡有此種野獸的形狀。星名。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和牛宿。《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