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 杜牧 Dù Mù[Du Mu] 字牧之,唐代著名詩人,京兆萬年(現陝西西安)人6 作品 名籍簡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生於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年五十歲。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詩人和古文家。曾任中書舍人(中書省別名紫微省),人稱杜紫微。 生平杜牧在大中二年中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頗有才華,詩文俱佳。杜牧乃憲宗的宰相杜佑之孫,為人不拘小節,永蕩不羈,風流韻事極多。 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剛直疏野受到排擠的杜牧,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聘,來到揚州為節度使掌書記。杜牧出身於唐朝顯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為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十六世孫。杜牧雖然與杜甫同為杜預之後,但是支派相去甚遠。杜甫是杜預子杜耽之後;杜牧則是杜預少子杜尹之後。杜牧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響非常大。其父杜從鬱官至駕部員外郎。杜牧比較自豪於自己的家世,他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中說:「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揚州在唐代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市,它不僅商業繁榮,倡樓酒館之盛也僅次於京城長安。據晚唐人高彥休記載,那些倡樓每當傍晚就在樓上燃起絛紗燈,竟達萬數,像繁星般遍佈城內各處,而在那九里三十步長的主要街道上,則更是"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對治亂興亡極其關心的杜牧,此時遠離朝廷,心情之抑鬱可想而知。加上他本就不拘小節,於是到揚州後就經常在夜晚偷偷地出入於秦樓楚館作為消遣。出於對杜牧的愛惜重視,牛僧孺擔心他出事,每當他出外都派遣三十名街卒化了裝在暗中保護,杜牧卻絲毫沒有察覺,還自以為行蹤隱祕,心裡十分得意.兩年後,杜牧被徵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牛僧孺在中堂設宴為他餞行。酒宴間,牛僧孺勸告他說: "以你的氣慨才學,今後必然平步青雲,只是不要過於縱情聲色,把身體弄垮了。"杜牧聽了,為自己掩飾道:"我平時很注意約束自己,相公不必多慮。"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兒取出一隻小箱.開啟書箱,裡頭滿滿一箱都是街卒們的密報,上面寫的都是"某天晚上,杜書記去某家倡樓,平安無事"之類的話。杜牧看了,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護隨,自己的行跡他一清二楚,不由滿面羞慚,向牛僧孺泣拜致謝,終身對他感激不已。後來他還作了一首"遣懷"詩,回憶自己在揚州所過的放浪形骸的生活: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學術杜牧最擅長長篇五言古詩,他的長篇五言古詩氣骨遒勁。杜牧自稱作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他注重「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以激發人意」。杜牧也擅長七律,是晚唐時期最擅長七律的詩人之一。他的七律善用拗峭之筆,見之俊爽。作為古文家的杜牧,深受韓愈的古文影響,筆力健舉,但不免強造文句,但是在晚唐時還是相當傑出的。他認為文章應當注重思想內容,文句詞藻的華麗是次要的。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中晚唐之後,使人開始採用民間曲子填詞,杜牧曾作《八六子》,是第一個採用民間曲子中長調的作詞者,也是第一個作慢詞的人。 評價晚唐的張為在《詩人主客圖序》中將杜牧的詩歸為「高古奧逸」類。杜牧詩文皆所擅長,在唐朝也不多見。洪亮吉稱「有唐一代,詩文兼擅者,惟韓柳小杜三家。」杜牧除了詩作以外,也是一位書法家。清朝葉奕苞評論其書法:「牧之書瀟灑流逸,深得六朝人風韻,宗伯雲:『顏柳以後,若溫飛卿,杜牧之,亦名家也。』」。目前唯一流傳於世的杜牧手跡《張好好詩》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其詩英發俊爽,為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又與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李杜」。 著作《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文都收錄在《樊川文集》裡。樊川是杜牧家族在長安南下杜樊鄉的別墅旁的一條小河的名字,杜牧非常一生都非常喜歡這個地方,不僅自己的詩文集叫做《樊川文集》,他的號也是「樊川」。杜牧逝世前,整理自己的詩文,燒掉了大半。但是他生前詩文大多會抄錄給外甥裴延翰,杜牧死後,裴延翰將其詩文450首編為20卷的《樊川文集》 作品《赤壁》折戟沈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翻譯:埋在沙裡的折斷了的戟,制戟的鐵還未完全銷蝕而變形。我拿起來洗刷端詳,認得是三國時候遺留下來的武器。由此想起,假如那一場赤壁之戰,要不是那東風幫助了周瑜,恐怕會敗北,大小喬兩人都被曹操擄去,收藏在銅雀臺裡,成為曹的姬妾。《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人名。(公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人。為人剛直有奇節,曾指時弊,深憂藩鎮、吐番的驕縱,後果言中。其詩風骨遒上,豪邁不羈,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等。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