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撥動;撥弄。 唐 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詩:“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 元 薩都剌 《燈草》詩:“但勤挑剔不憚勞,萬炬金蓮紅藥院。” 沙汀 《龔老法團》:“他照例抽來一根香籤,挑剔著煙哨裡的煙糞。” 魯迅 《彷徨·孤獨者》:“那地方的幾個紳士所辦的《學理週報》上,竟開始攻擊我了,自然是決不指名的,但措辭很巧妙,使人一見就覺得我是在挑剔學潮。”2. 過分指摘細微差錯。 明 朱國楨 《高先生墓誌銘》:“有冷語挑剔者,餘等皆偁疾不出。”《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現在開了這個大門,以後盡多盡用,部裡頭還能再來挑剔我們嗎?” 何為 《第二次考試》:“這些考試委員和旁聽者在評選時幾乎都帶著苛刻的挑剔神氣。”3. 指點。《朱子語類》卷七八:“某嘗欲作《書》説,竟不曾成,如制度之屬,祗以疏文為本,若其他未穩處,更與挑剔,令分明,便得。”《五燈會元·黃山輪禪師法嗣·郢州桐泉禪師》:“‘請師挑剔。’師曰:‘攂鼓轉船頭,棹穿波里月。’”《景德傳燈錄·郢州桐泉山和尚》作“挑揥”。4. 書法中由下而上的一種筆劃。 宋 姜夔 《續書譜·真》:“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實。 晉 人挑剔,或帶斜拂,或橫引向外,至 顏 柳 始正鋒為之。”◎ 挑剔 tiāoti[be captious;nitpick] 在細節上過分苛刻指摘吹毛求疵,苛求責備。 【造句】這件事我已盡了全力,請別再挑剔了。 苛求責備,吹毛求疵。《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現在開了這個大門,以後盡多盡用,部裡頭還能再多來挑剔我們嗎?」《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幸而這先生是濟川拜服的,有些錯處,可以將就過去,也不來挑剔先生了。」撥弄。如:「挑剔燈火」。唐.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詩:「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雕琢、塑造。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體態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溫柔,姻緣是五百載該撥下的配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