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天上的宮闕。 南朝 宋 顏延之 《為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2. 天子的宮闕,亦指朝廷或京都。《宋書·桂陽王休範傳》:“便當投命有司,謝罪天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裡》:“ 惠生 在 烏場國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還天闕。” 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暫從相公平小寇,便歸天闕致時康。” 清 吳偉業 《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霜天夜踏宮牆月。”3. 指兩峰對峙之處。因其形似雙闕,故稱。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宮;南望 牛頭 ,方稱天闕。”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仇兆鰲 注引 韋述 《東都記》:“ 龍門 號雙闕,與大內對峙,若天闕然。”4. 星名。《史記·天官書》:“兩河、天闕間為關樑。”天上的宮闕。南朝宋.顏延之〈為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京城,皇帝所住的地方。《宋書.卷七十九.文五王傳.桂陽王休範傳》:「便當投命有司,謝罪天闕,同奉溫情,齊心庶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星名。《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兩河、天闕間為關樑。」 |